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泸州12月24日讯(记者 杨颜铭 徐昭磊 李举涛 陈晋渝 摄影报道)初冬时节,位于泸县云锦镇的渝昆高铁泸州东站建设现场机器轰鸣,项目桩基施工正加紧开展,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一辆辆来回穿梭的运输车辆,一个个正在作业的建设工人,一张张挂在墙上的作战图,一个个工厂正开足马力、如火如荼赶生产、忙订单……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穿越十年,泸州正由物理空间的“内陆腹地”向多维时空的“开放前沿”迈进。
近日,2022年度“中国美丽城市典范”终评入围案例名单正式公布,泸州作为入选的全国30座城市之一,这也是对泸州近年来美丽城市建设的一份肯定。无论是俯瞰或是仰望,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城市的美感与魅力,总能让人过眼难忘,别有一番韵味。
每一步发展都是一种探索,每一次改革都是一种突破。当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泸州还将抓住用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着力打造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全力绘就高质量发展“上行线”,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让幸福泸州的发展力度、奔跑速度与城市温度同步跃升。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释放拼经济动力
学精神、话发展;拼经济、搞建设……初冬的泸州大地,处处呈现火热场景,充盈着饱满的精神面貌。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泸州各部门、各领域积极探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新路径、新阵地,将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街道社区、企业高校等地,将“热气腾腾”的理论传递到干部群众的心坎上。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响”在基层一线,“融”入群众心中。
在当地高校,一场场交流研讨、专题学习、志愿活动接连举行,各学院师生融入其中谈认识、话感受。在基层社区,一场场文艺活动进小区、进楼院、进公园,把学习宣传的舞台搭建到群众身边,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直抵人心。在广袤乡村,当地的致富带头人用拉家常式的质朴语言,结合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开展了一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让党的声音响彻乡村。在各县区,一件件关乎百姓的好事实事也落到实处,办到了大家心坎上。
![]() |
四川最大的港口,泸州港已成为公、水、铁联运的枢纽港 杨尚威摄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深入泸州探访,当前,各领域企业正在抓生产、拼经济、抢订单,将学习热情转化成企业发展、项目加速的动力。
连日来,在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的渝昆高铁川渝段铺轨基地施工现场,中铁四局的工人们在进行隆叙铁路至铺轨基地临时便线路基打通铺设作业。“开工以来,参建各方突出工作重点,快速高效推进各项任务”。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于2020年12月底正式开建,泸州段截止目前完成总投资42.36亿元,今年完成投资19.11亿元,占本年度投资计划20亿元的95.5%。目前项目路基、隧道、桥梁下部结构基本完成,桥梁预制完成1250榀,桥梁架设完成1025榀,各参加方正全力攻坚2024年建成通车。
视线转向另一边,位于古蔺县的川酒集团永乐基地生产车间现场一派繁忙,上甑、蒸煮、摊凉、发酵……各个酿酒工艺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浓郁的酒香味扑鼻而来,一个个酿酒工人干劲十足,酿酒工人正抢抓时节,有序开展新一批次酿酒生产。
车间外,古蔺县政协研究室主任高洪也忙碌不停。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攻坚项目,古蔺县组建了专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作为川酒集团服务专班的副组长,近段时间,高洪一直在为酒集团永乐酱酒基地三期项目开工做着要素保障。“眼下我们正抢抓工期,集中一切力量,加班加点,全力抢抓进度,争取项目尽快开工。”高洪说。
![]() |
渝昆高铁泸州沱江特大桥
放眼泸州,均可见工厂车间机器全速运转、建设工地繁忙施工的火热场景。进入年终岁尾,如何让企业“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泸州市委统战部的答案是:发挥统战作用,加大对企业的纾困解难力度,为全市“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凝聚统战力量。据统计,今年以来,累计走访非公企业(经营主体)15960户,收集问题4380个,解决问题570余个。
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集中精力抓发展。今年以来,泸州大地上,一幕幕热火朝天搞建设、攻坚克难拼项目的生动场景不断显现。
酒城焕发“新气质” 幸福生活底色绚丽多彩
泸州是什么样的?映入来泸客人眼中的,是八方通衢的便捷,是拥江而立的秀美,是街头巷尾随处可闻酒香的“醉美”,是繁华商圈中的活力之美。泸州是多样的,但每个不一样的泸州面貌,都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想到一个词:幸福。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酒城,鸟儿第一声啼叫唤醒城市,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们奔赴岗位,为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夜晚,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焕发出新活力,餐饮店内的觥筹交错间,诠释着忙碌与休闲交织的惬意生活……
近年来,在这里,一个个高品质楼盘拔地而起;餐饮、休闲等现代服务业正加快集聚;一场场国际性品牌盛会接连举行,汇品牌之光,展城市之魅;一批批优势企业争先落户,家门口的好工作日益增多……
醉美酒城魅力无限,如何在新一轮竞争中强势“出圈”、快速“涨粉”?当地精心谋划,高位推动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
![]() |
泸州城市宣传官
泸州在全国首创“城市宣传官”制度,市长担任“首席城市宣传官”。此外,还聘任市县领导、企业商会负责人、知名人士、优秀人才、网络名人等36人担任首批城市宣传官,酒城大咖纷纷为泸州代言。
此外,系列文件的制定出台,让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有据可依、高效推动;城市品牌特色元素的精心梳理,特色宣传点位的个性打造,全方位提升了这座城市的“软实力”与“巧实力”。
“聚光灯”下,广大“城市宣传官”们在国际国内平台频频亮相。各类重大活动中,他们主动开展泸州城市形象对外宣介,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姿态,讲述泸州故事、传播泸州声音, 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及宣传平台,向大家“安利”酒城。
“我也很喜欢这里。老婆,我爱你!”自称“嫁”到中国十余年的土耳其人阿布在最新的一期短视频《走人户》中深情地说道。在社交媒体上粉丝已经超过230万的阿布正用短视频向世界展现“洋女婿”在泸州的幸福生活和“中国酒城•醉美泸州”的独特魅力。
胡瑶是泸州市第一批城市宣传官,也是泸州市政协委员,在北京打拼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荐泸州。作为一名青年书画鉴赏家,她计划将文物作为切入点,挖掘更多文化素材,通过出版系列书籍,开办展览等方式,打造泸州文化名片,展示泸州的文化底色与魅力。
除了阿布和胡瑶,其他19名泸州城市宣传官也正在各自行业为宣传泸州做出自己的努力,让“醉美泸州”走出国门。
十年民生路、花开幸福来。生活在泸州的每一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令人瞩目的变化:道路宽了、公园多了、河水清了、环境美了……点点滴滴都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
提及“家门口”的幸福,泸州市龙马潭区红星街道天立花园小区居民笑逐颜开,而感触最深的,便是圆了“电梯梦”。天立花园小区“房龄”已有20年,居住老人占6成以上。由于没有加装电梯,下楼成了不少老人所面临的现实困境。4楼住户邓宪的父亲今年81岁,因患有严重的脑梗,无法自行下楼,曾是小区“悬空老人”一族中的一员。
“以前,老父亲每次上下楼都全靠背,但我们平时工作忙、琐事也多,无法保障他随时都可以出门。”邓宪说,每逢看到父亲在窗口、楼梯口向下张望,渴望出去走走看看时,他心里就五味杂陈,“要是能安电梯,该多好!”
“圆梦”,源于泸州聚力民生实事的决心。当地全力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2020年,邓宪所在楼栋的加装电梯顺利落成投用,让不少居民彻底告别“爬楼难”。“为此,我还专门给父亲配了电动轮椅和大门钥匙,让他可以随时下楼溜达。”邓宪说,自从实现“上下楼自由”,老爷子高兴坏了,逢人便夸:“这电梯修得好哦!”
城市能级提升让美好生活的底色更绚丽。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一件件市民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被纳入了年度待办“民生实事”。幸福的愿景,被一帧帧、一幕幕照进现实,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
聚焦“百姓冷暖” 答好新时代民生考卷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10年来,在泸州,“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成为现实。
走进泸州市人民医院沙茜院区,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和贴心尽责的医疗服务是第一感受。
“奶奶,您慢点,我扶着您走。”“叔叔,您的证明已经办好了!”在沙茜院区门诊大厅,随处可见温馨服务的身影。2020年起,泸州市人民医院将服务质量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启动服务品质提升暨9S精益管理项目,在门诊大厅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
该中心不仅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还将目前可实现的办事服务打包前移,确定了九项直接面对患者及家属提供的服务并实行一站式办理,优化了办理流程,减少患者在医院办理医疗事务“到处找、到处跑”现象。
同时,“互联网+医疗”让群众就医获得感更强。如今,通过搭建“健康泸州”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实现全市统一“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入口,提供分时段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报告查询和全民预防保健的居民健康档案查询、妇幼母子健康手册等功能。就医不再线下来回跑、排长队。如今,挂号、缴费、查结果等环节,只需轻点手机即可完成。
![]() |
“这有光”24小时城市书房,让阅读温暖市民“心房” 唐千越摄
梳理近十年来泸州教育的发展轨迹,“变化”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变化在城乡的办学条件上,也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上。
进入12月后,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中小学校学生寄宿楼工程建设项目已经进入尾声,预计将在12月底竣工投用。目前,纳溪区正按照“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思路,统筹推进并优化大渡口镇小学学校布局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大渡小学集约化水平和办学效益,促进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当地全力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泸州样本”。在江阳区,教体部门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首开小、初、高一体化跨区办学的先河,与泸州高中附属学校进行跨区域联合办学,打造泸州高中优质教育集团,共同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扩大、区域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建设互动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天蓝水澈,鸥鹭翩跹,如今的泸州,“幸福”一词,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态笔墨作注脚。十年来,绿色福祉惠及民生。“这十年我们泸州的环境变化,实在太大了!最直观的就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市民内心的认可和洋溢的笑脸,成为生态泸州、幸福泸州的真实写照。
![]() |
渔子溪生态公园
进入12月,泸州长江段江面迎来了来自远方的客人——红嘴鸥。市民在滨江路和这些美丽的精灵来一次冬天的“邂逅”。
越来越多的候鸟到泸州过冬,是近年来这里生态环境变好的一个缩影。新时代十年,泸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践行“两山”理论,加快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在泸州,“幸福”密码是多样的:医疗教育提档升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一个个民心守护工程逐一落实,一个个国字号名片陆续摘得……当前,还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入实施精神文明提升、经济发展提升、民生福祉提升、公共服务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动”,不断彰显城市品牌、提升城市能级、凝聚城市合力,让文明城市持续焕发出时代光芒。
经济发展高歌猛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年年攀升,关于未来,还会有更多愿景。写好民生答卷,擦亮幸福底色,醉美泸州,还将酿造新的美好,还将在浓浓酒香中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讲述着新时代酒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