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泸州12月19日讯(记者 徐昭磊 杨颜铭 李举涛 陈晋渝 摄影报道)梳理近十年来泸州教育的发展轨迹,“变化”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变化在城乡的办学条件上,也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这十年,泸州市紧握教育综合改革的舵盘,用心、用情、用力在顶层设计“立柱架梁”,把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教育这个头等事做细、做实、做好,教育事业的骨架正被一项项落地生效的举措夯得更实。
![]() |
改善城乡办学条件 教育资源着眼优质均衡
进入12月后,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寄宿楼工程建设项目已经进入尾声,预计将在本月底竣工。
“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调整,逐步撤并村级校点,明年春暖花开时,民生、火炬、和丰村的孩子们,能如愿到镇中心小学读住校了。”据大渡口镇中心小学校长况平介绍,通过布局调整,将进一步优化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大渡口镇高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使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促进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
目前,纳溪区正按照“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思路,统筹推进并优化乡镇小学学校布局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乡镇学校高质量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
家住泸州城西新建片区博翠湾小区的小霏再不担心每天早上被妈妈提前三十分钟叫起床。小霏妈妈说,从今年10月9日起,就在小区门口就能上环境优美的春华路幼儿园。
据园长淦立冬介绍,幼儿园总占地面积5834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4551平方米,是江阳区按照省示范幼儿园标准打造的小区配套公办幼儿园,配有高标准的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等多个功能室,办学规模10个教学班,可提供300个幼儿学位,目前已开设4个教学班,有100余名幼儿就读。
在城西新建片区同一天开园的还有泸州市云峰路幼儿园,首批入园的95位小朋友将在这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理念先进,集运动化、园林化、儿童化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幼儿园里度过温暖而快乐的幼儿时光。
![]() |
“幼儿园参照了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建设要求,每间教室均配备了恒温直饮水机、国标级护目灯与空气净化器,是江阳区唯一实现建筑主体“标准化”的幼儿园。”业务副园长韦兰绮介绍,办学规模为12个教学班,可提供360个学位,招生范围覆盖周边17个小区,极大地缓解了城西新建片区适龄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等难题。
韦兰绮说,为更好地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号召,云峰路幼儿园积极配合江阳区卫健局、教育体育局积极探索公立托育试点服务,创新普惠托育“泸州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普惠托育发展之路。
这两所幼儿园开园两个月,已为当地学前教育带来明显改变。
![]() |
教育均衡发展是民生之举、公平之要,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向往和对教育公平地追求。泸州教育事业聚焦强化教育项目建设,为均衡发展深入推进蓄足动能。
十年来,全市共投入教育经费862.72亿元,2011年投入教育经费45.3亿元,2021年投入教育经费118.5亿元,增幅达161.5%,年均增长10.1%。共新改建公办幼儿园187所、中小学校(含校点)121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2%,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2.7%,全市学前教育顺利完成“80、50”目标,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泸州样本”
优质教育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泸州高中附属学校坐落于沱江新城片区康城路一段北侧,是由江阳区人民政府出资新建,江阳区教育和体育局主管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小学部由江阳区教育和体育局主办,初中部经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批准,由泸州高中与江阳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主办。
如何发挥底蕴深厚的名校优势,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江阳区教育和体育局立足江阳教育发展愿景,向标杆看齐,明确发展定位,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首开小、初、高一体化跨区办学的先河,与泸州高中进行跨区域联合办学,共同打造泸州高中优质教育集团,共同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扩大、区域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建设互动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未来,泸州高中附属学校与泸州高中初中部,在教育教学上,整体联动,联合打造一个惠民生、高品质、强引领的公办初中,满足市民对优质公立初中学校的需求。
![]() |
集团化办学,引入泸高深厚的教育教学传统,将附属学校建设成为江阳初中教育领航学校,进而推动“1+6”协同发展,助力江阳区初中教育的有效提升,并由此辐射到小学教育,这是一体式贯通教育的泸州样本。
9月26日,泸州市两江新城梓橦路小学第一批新生怀揣着紧张又憧憬的心情踏入了崭新的校园,新的起点,征途如虹,在此正式开启了成长之路。
泸州市两江新城梓橦路小学占地面积约26亩,建筑总面积14440.88平方米,总投资6956万元。规划规模为24个小学班,可容纳学生1080人。
![]() |
作为泸州市“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的具体展现,两江新城梓路小学是江阳区首创三区一体合作办学路径,尝试“优质+”委托式管理办学模式,借助梓橦路名校品牌资源,与纳溪区共同打造绿地城梓小品牌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组团化建设、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品牌化创新、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泸州市不断创新办学实践,各区县结合自身特色,组建泸州高中、泸县二中、泸州老窖天府中学、龙马高中、纳溪中学等一批批教育集团,试点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改革,构建以学区治理为基础的教育发展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江阳区成功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
同时,泸州市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扎实开展以“三开减负三开放”为重点的课程评价,实施以“两增两减一提高”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为全国、全省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泸州经验”。当前,泸州正抢抓教育综合改革机遇,加快推进“全国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四川省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区”等国家、省级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