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绿动话发展 川渝作家环保行

2022-11-06 20: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邹安音 记者 游伍琼)11月3日,在重庆市潼南区,为期五天的第二届“双城绿动话发展 川渝作家环保行”采风采访活动完美收官。自此,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作协、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作协主办,四川省小小说学会、重庆文学院承办的双城知名作家行活动,参与者们共同谱写了一曲文学书环保的华美乐章。

回顾行程,充实艰辛;回顾点位,丰富典型。从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四川知名作家刘裕国、张生全、邱秋、骆驼、欧阳明、邹安音和重庆知名作家何炬学、文猛、吴佳骏、宇舒、罗晓红、陈泰湧等,早出晚归,分别深入了四川的广安市、武胜县和重庆市的合川区、潼南区进行了实地采访调研,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学艺术宣传,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保共享等,讲述了美好的中国故事。

这里有青绿山水画面般的展示,如四川广安的“浔栖江南”东西部协作示范工程项目和生态司法修复基地,武胜县太极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龙女湖规划馆,重庆市合川区的赵家渡水生态公园和东津沱滨江公园,重庆市潼南区的大佛寺湿地公园等。从“浔栖江南”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西部和东部不再遥远,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民族精神和风貌,让江河和大海的风物合二为一;而赵家渡水生态公园和东津沱滨江公园,则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大禹的治水精神,也在中华大地上代代传承,史诗般雄伟壮丽。

这里还有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示范园的呈现,如四川广安的龙安乡母本园,武胜县的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张家院子、五一村晚熟柑桔基地,重庆市潼南区的太安镇罐坝蔬菜基地等,有机、绿色及无公害等理念深入人心。其中的科技融入农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规模小、人力不足、耕地资源有限等劣势,规模化、产业化等现代农业欣欣向荣,书写了新时代农民的传奇故事。中华大地上,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除此以外,此次活动采访点位还增添了让人赏心悦目的人文风景和生态环保相结合的著名景观景点,如四川武胜的红色文化园和宝箴寨,重庆市合川区的钓鱼城遗址公园等。纵观世界,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从未断代,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不断传承与创新,才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其中四川武胜红色文化园的红岩精神,以及宝箴寨的建城格局和历史遗迹,还有重庆合川钓鱼城所体现出的军民众志成城的坚强意志,都是人们书写的一部部伟大的典籍,值得品读和鉴赏。

自古以来,巴山蜀水,川渝一家亲。这些采访点位与点位之间反映出来的美,不是孤立呈现出来的美。比如根据国家监测方案,自2016年开始,广安市与重庆市合川区、长寿区共同开展每月1次的上下游水质联合监测工作;2022年9月开始,重庆市、合川区和广安市、武胜县四个监测站开始对川渝共考河流南溪河进行为期1年的联合监测。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面,潼南区还与遂宁市联合印发《遂潼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2022年度工作方案》,将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发展规划等深度融合,并开展多次联合巡河、监测、执法等工作。

天地之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沿着江河行进,风景如诗如画,但最后归结一点:那就是离不开环保人打响的守护家园保卫战,比如四川广安的污水处理厂、重庆合川的临渡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重庆潼南的双江古镇浮溪河和猴溪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就形象直观地显示了出来。回望这几天的蓝天和白云,青草和泉流……在一个个美丽的景象背后,是勤劳执着的环保人,在负重前行!

第二届“双城绿动话发展 川渝作家环保行”完美落下帷幕,这是对早在2022年6月2日的环境日网络主场活动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使阿来开启活动的完美诠释,也是对在广安动员大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王前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彭启学、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伍立杨和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副院长张兵所作动员讲话呈递的一份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