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人民医院PCR实验室的“幕后战士”

2022-09-13 17:02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今天送检的全市高中风险区域和封控区核酸样本检测结果出来了吗?”

“出来了,全部阴性!”

“好的,我马上向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报告!”

9月4日16时,在西昌市人民医院医养院区的PCR实验室外,检验科副主任王云向正焦急等待的院领导报告,忘却了连日加班的疲惫,话语间有开心,更有骄傲。

王云和团队的小伙伴们知道,没有发现阳性核酸样本的意义——全市的疫情形势在好转,离西昌市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又近了一步!

24+8小时 迎战“新冠”病毒

PCR实验室又叫基因扩增实验室,是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地方。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西昌市人民医院于当年7月在医养院区建成PCR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实验室有4台PCR提取仪和18台PCR扩增仪。检验科的16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工作,负责完成医院及全市各乡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本轮疫情之前,我们的日检测量为3000管左右,压力不大。”王云说,“但从8月28日开始,我们实验室的检测很快达到了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

8月28日,该实验室检测了8000管样本。之后每天的检测量都在飞速增加,到9月3日达到了实验室有史以来的日检测峰值——1.7万管!

主管检验师张萍记得很清楚,8月28日那天,检验科医养院区的16人,在主任王玲的带领下,全员进实验室,看着不断送来的海量的核酸样本,白班上了继续夜班,所有人连续工作24小时!

29日清晨,送检的核酸样本仍有增无减,大家知道检测不能停,可人不是机器,王玲和王云商量后,决定将科室人员分为3个组,8小时一轮。王云和抽签到第一组的同事又上了8个小时。

“战团”齐心协力 与时间赛跑  

核酸检测人员是抗疫战中的排雷兵。早一分钟出结果,就能早一分钟阻断病毒传播、排除风险。

据介绍,此次疫情发生后,按照分工,西昌市人民医院医养院区PCR实验室承担起了西昌市内高中风险区域、封控区域等重点区域人群的核酸样本检测的重任。“这意味着,我们发现阳性样本的几率更大,丝毫不能大意。”王云说。

为此,州市立即加强了该实验室的核酸检测力量。从木里县、西昌市妇幼保健院、西昌市各乡镇卫生院抽调精兵强将共18人,PCR实验室的共建单位也派出15人支援核酸检测。这个47人组成的“战团”迅速投入战斗。西昌市人民医院紧急从院本部调来4台PCR扩增仪。

西昌市人民医院将院本部刚改造好的PCR实验室提前投入使用。9月2日,新的PCR实验室投入使用,院本部检验科32名工作人员随即全员上岗。自此,西昌市人民医院的核酸检测量大幅提升。

为了让实验室高效运转,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实验室的核心区——提取室和扩增室里,检测人员们正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特别是两间提取室内,消耗的人力最多,全副武装的检测人员严格按步骤完成着繁琐的样本提取工作。

在实验室外,一名工作人员正在不停地把实验室内送出的垃圾、杂物迅速分类清理转运,而在运送核酸样本的专用通道口,一名全副武装、防护服上写着“市妇幼胡梅”字样的工作人员正在把送来的核酸样本登记分配并放进实验室样本送入窗口。

实验室共建企业的支援人员则更多的是做好外围的服务工作。

如今,西昌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玲和副主任王云各自坚守一个PCR实验室,根据送检样本的情况及时调度人员及物资。在各个岗位的倾力付出和密切配合下,两个院区的PCR实验室高效运转。

疫情发生以来,西昌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个PCR实验室已完成11万管核酸样本检测。

坚守与坚持 只为争分夺秒战胜病毒

“我们这个团队,真的很棒!”王云说起这个47人的临时“战团”总是赞不绝口,“每个人都让我很感动。”

最让王云感动的是王玲:“从疫情开始,她就一直和我们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空无一物的院本部PCR实验室,她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让实验室第一时间投入使用,并一直坚守至今,太不容易了。”

80后的一位工作人员,因连续通宵夜班,严重睡眠不足,走路时发生了眩晕,意识模糊,扶墙靠边,躺卧休息后方才恢复,又继续工作。

实验室里,实在太困了,就倒在角落或蹲在一边打个盹,但只要在操作台和仪器前,马上全神贯注,亮起“火眼金睛”绝不放过“新冠”病毒;戴着勒紧的橡胶手套,指尖完成各种精细操作,长时间手臂、肩膀保持固定姿势,从大拇指关节、手臂到肩膀都特别难受……实验室里以90后为主的每一个人都扛了下来。(供稿:西昌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