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申梨 谭思雨 记者 陈斯 )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近年来,绵竹市立足自身优势,聚焦“双碳”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全域幸福指数,使美丽生态从外在颜值转化为内在气质,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绵竹的鲜明底色。
发展逐绿 构建全域旅游“生态”样板
6月12日,雨后初晴,碧空如洗。驱车行驶在月季大道,令人心旷神怡。远方,层层岱山郁郁葱葱;近处,争相绽放的月季、格桑花格外耀眼。在蓝天的映衬下,树木由低到高,叶色由浅至深,构成了一幅醉人的画卷。
![]() |
在年俗村,一幢幢川西民居风格的小别墅掩映在金色的田野中,栩栩如生的年画故事跃然墙上,乡趣十足又不失美感。游客们或在清澈的溪边嬉戏,或坐在水月荷塘旁乘凉,或穿行在迎春图景观墙、年雕塑、古戏台等景点中,欣赏着立体而生动的“艺术展”。“传统与创新碰撞,自然美景与传统文化相融相生,充分展现了乡村文化振兴与自信,真羡慕住在这里的村民。”游客感叹道。
![]() |
“村里的138户搬迁农户被分为12个年俗区组团,既能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良好的公共服务,又保留了‘前庭后院、栽瓜种菜’的农村特色,大家乘上旅游经济快车,发展民宿、餐饮、娱乐等实体经济,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年俗村党支部副书记牟修军告诉记者,孝德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创新应用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培育“年俗+美食”“年画+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让中华年俗村成为绵竹全域产业链上的璀璨明珠。
“生态美”带动“产业美”早已成为绵竹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近年来,绵竹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发展路径,借助全域旅游东风,依托玫瑰、猕猴桃、葡萄、茶叶等农业资源,串联“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自然生态游”“运动康体游”“特色乡村游”等生态旅游线路,打造旅游产业新业态。并深挖剑南春、赵坡绿剑等品牌内涵,推动“酒文旅”“茶文旅”与传统文化碰撞融合,将绵竹白酒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入“三九大”旅游环线,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