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张红 侯燕 记者 程海英/文图)2021年1月,泸州市江阳区海潮沱江大桥建成通车,魏坝渡船停止渡运;2022年3月,江阳农村公交386路客运线路延伸至泸州泸县海潮镇中学。“说好的桥通船停、延伸公交,这个承诺真的兑现了!”3月18日,海潮沱江大桥两岸群众欢天喜地抢早体验跨区农村公交的便捷。
![]() |
386路客运线路从江阳区佳乐世纪城首发,到魏国村盟子山站后,延伸了两公里,增加了海潮沱江大桥西、象鼻桥、海潮镇三个站点。一大早,公交司机黄国辉做好出车准备,检查车辆、检测设备、打扫卫生,还不忘在车头戴上一朵鲜艳的大红花。“这是件喜事,群众出行更方便、更安全,看着大家开心乘车,我们干活也爽气。”
![]() |
在泸州泸县海潮镇公交站牌下,群众纷纷掏出手机拍下公交途经线路、首末班车时间,以及崭新的车辆、神气的司机。“儿子,看到我的朋友圈没?以后进城来看你就不用转车了,车费还便宜了二块五。”海潮镇红合社村民程兴群早就盼着延伸开通这趟农村公交了,她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孩子。
![]() |
像陈兴群一样踮起脚尖等的还有通滩镇魏国村到海潮镇中学上学的孩子们,以前他们要么步行上下学,要么搭乘摩托或中巴一趟得花5元,现在只花2元,还能准时乘车不用担心被迟到。
“甘蔗甜、花生香,泸光是个好地方。”村民罗永莲背着背篼、扛着锄头上了公交车,她是二十多年前从海潮镇红合村嫁到通滩镇魏国村的,当时的泸光村就是现在的魏国村,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坐船出嫁的场景,没想到现在几分钟就可以回趟娘家。“他们说要修桥我不信,结果桥通了,他们又说要通公交我也不信,结果公交也通了。”她的话逗乐了全车的人,绿色公交在乡村道路上畅行,车上不时传出阵阵欢笑。
近年来,江阳区纵深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农村公路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204公里,农村公路路网面积密度166.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江阳农路“联城、联镇、联村、联景、联产、联心”,成为引领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群众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
同时,江阳区在实施“金通工程”中,以“全国一流,全省标杆”为目标,建设“美丽清新、安全绿色、便捷优质、管理精细”的全域农村公交,为群众提供规范统一、服务一流、管理高效、人民满意的农村公交出行服务,全面推动城乡公共出行服务均等化,获得群众广泛称赞。
2021年,江阳区一举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成为泸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创成全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成为首批全省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样板县、培育县;沱江旅游道路荣获“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