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话新区⑧】省政协委员周亚琼:制度创新和系统集成是自贸区发展的关键

2022-01-22 19:30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川网新闻•四川新闻网消息(岳东 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徐昭磊)1月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成都开幕,四川进入“两会时间”。

如何用好自贸试验区战略平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成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自贸区是国家搞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主要聚焦制度创新和开放发展。”在省政协委员、泸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周亚琼看来,位于泸州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在5年间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深度改革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她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探索更多的系统性、集成性的改革,为泸州、为四川、为全国走向世界做出更多的探索。

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在泸州市正式揭牌运行。作为四川自贸区的三大片区之一,创立之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就承载着国家赋予四川“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试验和全力助推四川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任务。

周亚琼介绍,自2017年4月挂牌以来,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始终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四川建窗口、为地方谋发展”原则,紧紧围绕《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依托“水公铁空”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抓创新、搭平台、畅贸易、聚产业、谋发展。

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以制度创新为引领,聚焦“海关、海事、金融、税务和政务服务”5大领域,推出了一大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企业注销“套餐式”服务模式、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申报服务等3项成果被国务院全国推广,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被国办表扬、“最多跑一次”改革被国家发改委推广。

依托内陆水港优势,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纺织、新材料、食品医药、国际贸易“五大”支柱产业,涉水涉港涉外产业已呈现集聚发展态势。

 

5年来,一批国家级开放平台先后成功落地:成功获批泸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等。泸州综保区内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产业快速聚集。跨境电商综试区成功落地保税备货进口、一般出口、B2B直接出口、B2B出口海外仓等跨境电商专属业务,泸州跻身省内第二大开放平台聚集地。

一组数据记录了川南临港片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动能不断集聚、开放平台不断完善的“五年之变”:

累计形成创新成果389项,全国推广(表扬)6项、全省推广23项、全市推广99项;

综合保税区入区企业(项目)38家,投资总额超过6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6 亿元、同比增长18.1%;

新材料产业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47.7%;

食品医药产业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38.7%;

国际贸易产业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26% ;

2021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3.15亿元;

进口粮食从2016年7.36万吨到2021年的77.1万吨;

2021年泸州水运临时开放口岸货物吞吐量347.9万吨、同比增长32.2%,集装箱箱量达17.2万标箱、同比增长10.9%。

……

一串串数字,也折射出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蓬勃发展的活力。

“十四五”期间,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将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和市委“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的部署,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紧紧围绕“创新、开放、发展”工作主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纺织、新材料、食品医药、国际贸易等产业,加快建成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示范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放型经济重要增长极。

“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虽然川南临港片区已累计形成创新成果389项,但目前制度创新的推广性和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系统性、集成性的大改革牵涉繁冗的程序和复杂的利益。”周亚琼建议,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和系统集成力度是关键,需更多地向国家相关部委、省级相关部门汇报、争取支持,集中整合多部门力量和资源,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真正关心的投资融资、进出口通关、减税降费、项目建设审批等实质性改革,让企业在融资贷款、国际贸易、税收优惠、建设施工手续办理等方面享受到改革红利。“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功能型开放平台,通过制度创新发挥全国、全省范围内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泸州相关产业规模走上全国、全省领先位置。”周亚琼表示。


【新区微名片】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于2017年4月揭牌运行,是四川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规划面积19.99平方公里。2020年5月,川南临港片区与泸州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平台叠加”,管理范围调整为30平方公里。  

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紧紧围绕“创新、开放、发展”工作主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纺织、新材料、食品医药、国际贸易等产业,加快建成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示范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放型经济重要增长极,努力为泸州市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