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周鸿)“我们都是成都圈里的人了。”自《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复后,德阳市的市民李先生与他的朋友们时不时的就会说起这件喜事,“这是经过国家认证的。”
根据《规划》,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广汉市、中江县都在成都都市圈的范围内。作为直线距离,离成都最近的地级市——德阳,如何融入这个圈,当好“圈里人”?加快推进成德同城化成为重要的一步。
交通: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
推进成德同城化,交通优先。
11月25日,位于德阳市天府旌城境内,工人们正在对一座横跨石亭江的长度为910米大桥进行悬浇梁零号块施工作业,这座桥是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修建的3座跨江大桥之一,预计明年9月大桥贯通合拢。
12月1日,成都日报报道,成都至德阳S11线,将于2022年开工建设。据德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显示,S11线在德阳境内设有三星堆站、南丰站、天府旌城站、德阳南站、四川建院站、五洲广场站、文庙站,一共7个站点。
成都都市圈是“通勤圈”。德阳聚焦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加快完善“10高18快13轨”的综合交通体系。而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和市域铁路S11线两条交通大动脉是德阳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的重要支撑。
同时,成德两地的动车日开行112列,高峰时段最短开行间隔仅5分钟,真正实现了公交化运营;跨城际公交开通运行增至7条;成都三绕德都段计划年底建成通车;城市地铁摆渡车无缝对接成都3号线、5号线,日均运送乘客近万人;城市候机楼新增天府国际机场专线。
加快德阳融入成都都市圈,打造密集而畅通的交通网是关键。德阳着力构建“10高18快13轨”成德同城综合交通体系,目前已建成6高5快4轨。成德两地“半小时”交通圈总体形成。
德阳市区域协同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德阳将规划建设德阳站扩能改造工程、德阳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德阳动车运用所;完善内联外畅的公路体系,建设完成G5成德绵高速扩容等项目;加快德阳绕城高速、德阳至天府机场快通、金简仁快通北延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探索建立跨市高速公路运营补偿和结算机制,深化成德动车公交化运营。
产业:“万亿级”产业链加速构建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 3万亿元。从哪些方面实现这个经济总量,《规划》瞄准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数字产业,而要实现这个经济总量,构建协同共兴的产业生态圈最为重要。
德阳作为中国重装之都,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德阳全面融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科创走廊建设,与成都共同打造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强产业生态圈跨区域协作。
目前,德阳与成都共建的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成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德阳与天府新区签订共建总部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广汉联合新都、西南石油大学打造全省首个跨市域油气产业生态圈。
据不完全统计,成都成量工具、成飞电子科技、攀钢成都钒钛等512户企业为德阳东汽、东电、国机重装等重点企业提供产业配套。而德阳中国二重、凌峰航空、宏华石油等190余户企业为成飞、成发、中石油西南公司等350余户企业提供配套。龙蟒、英杰电气、东方水利等33家德阳企业在成都设立研发机构……
2020年以来,来自成都地区投资项目111个,总投资384亿元,初步形成“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的产业协作格局。《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建设方案》已印发,谋划建设临港经济产业带重大产业项目57个,总投资1082.3亿元。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深化“大九寨、大熊猫、大遗址、大灌区、大蜀道”黄金旅游联盟合作,全面推动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加快建设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文化产业园,联合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德阳将数字经济纳入五大主导产业重点布局、培育、推进,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以建设四川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区、“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为引领,全力打造西部数字经济重镇。目前,德阳市拥有数字经济企业达2454户,数字经济规模超千亿元、占GDP总量近45%。
生活:成德同城如居一城
“现在真的很方便,从德阳城区出发,50分钟左右就到成都的家了。”因工作调动,成都市民王先生如今在德阳工作,体会了一次德阳前往成都的便利,更让他感受到了住在德阳和住在成都没什么两样。
这种感觉来自于交通的便利,更来自于医疗、卫生、政务等方面的便利。
目前,成德85对学校结对共建,成外德阳校区建成招生,成都师范学院拟建德阳校区,川师绵竹附中于9月正式投用,广汉与青白江共同打造的“青广教育城”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一系列的合作,促进德阳的教育资源不断的优化,让德阳学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在成德同城化的推动下,德阳的医疗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全市20余家医疗机构与华西、省医院等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联体构建等合作;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分院项目正式签约;省人民医院成功托管德阳市二医院、华西托管绵竹市人民医院,成德眉资25家医院实现74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跨市拍卖。成德眉资跨市通办事项达到100项,其中,德阳广汉市与成都青白江区在全省率先打破行政地域限制,实现审批服务跨区域通办事项已达270余项。
德阳还对标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天府旌城、天府数谷等重要功能区建设高质量推进。此外,德阳还对标成都高标准规划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协同修复龙门山生态,共同打造一体化、高能级的沱江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带,沱江源生态保护及修复项目和储备林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中国熊猫谷)已完成确界定标前期工作。
从生活圈上,正逐步将成德同城如居一城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