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李薪)9月11日,画家郭志全先生在自己家中的画案上,为新作品《云上金顶 天下峨眉》的远景处添上了最后一笔,一座形如方桌的山顶跃然纸上。“这是瓦屋山。按照我这幅画的视角,在峨眉山万佛顶的视野下,看瓦屋山是没有任何阻挡的。瓦屋山是桌山,所以,很容易被看到。”郭志全说道。
《云上金顶 天下峨眉 》
该作品以峨眉山金顶为创作主题,全长7米,高1.8米,是郭志全先生历时20余天创作完成的。只见画上的峨眉山金顶绝壁高插云霄,远处皑皑雪峰绵延不绝,眼前烂漫的杜鹃花海,暗香浮动,株株冷杉点缀其中,构成一幅恢弘洒脱,景观奇绝的巨幅画作。
作品局部
“金顶是峨眉山的标志,所以要突出,冷杉林和杜鹃花是峨眉山特有的共生景观,远景瓦屋山、贡嘎山,也是这幅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郭志全介绍,这幅画并非完全的传统国画,而是在传承嘉州画派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绘画和现代艺术的元素,在色彩和造型上更贴近现实,让大众更容易接受。该作品主要表达了壮阔巍峨的峨眉山生生不息的新气象,用绘画的语言为家乡的仙山立传。
远景创作
对一位70多岁高龄的画家来说,创作巨幅作品无疑是一种体力上的挑战。据郭先生的学生刘晓林介绍,郭老师从8月20号就开始创作这幅作品,他每天早上5点便来到画案前,开始画画。在这20多天里,郭老师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画面内容,构思画面意境,有时半夜起床还来到作品前思考许久才离开。
郭志全创作中
作为乐山人,郭志全先生和自己的老师著名国画家李琼久先生一样,对自己家乡的山川有着深深的热爱,60余年的笔墨耕耘,从未离开家乡的山川人文,从未离开过峨眉山。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创作了不少巨幅画作展现乐山的山水风光。后来更是在家乡出产的乌木纹理中找到新的绘画密码,自创了“软边水墨构成”绘画风格,完成了艺术上的升华。
软边水墨构成代表作《大象无形》
郭志全先生表示,在这幅《云上金顶 天下峨眉》之前,已经创作了系列峨眉山主题作品。未来还将继续投入精力,创作更多关于乐山、峨眉山历史文化和城市人文的画作,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诉诸笔端,希望更多的人共同关注乐山的人文、历史、风物,发现家乡之美。
画家简介
郭志全,1942年生于四川乐山。60年代初师从李琼久先生。1977年毕业于四川美院,1986年执教于洛阳大学美术系,任系主任、教授。擅长山水、花鸟画,精画理。 并以传统笔墨为基础,吸纳西方艺术和波普色彩应用,自创“彩墨构成”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