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7月14日20时~15日06时,乐山夹江县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大雨,个别站点暴雨,其中中雨5个站点,大雨5个站点,暴雨8个站点,最大雨量出现在华头镇陈楼3队74.2mm。青衣江上游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大雨55个站点,暴雨64个站点,大暴雨41个站点。
面对持续暴雨,夹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勇于担当作为,积极组织力量抢险救援,党员干部带头冲锋一线,全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甘江镇
甘江镇紧急部署,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增加人员进行值班值守,镇村285名干部全部到岗到位。各村(社区)通过微信群、电话、云喇叭、广播等方式大力宣传,引导群众主动避让山洪地质灾害。镇村干部按照“险情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报送、处置第一时间到位”原则,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镇村干部党员、各村志愿者组建防汛减灾应急救援小分队,24小时待命。各村(社区)安排专人对防汛物资统一调度,专人负责雨量监测和发布最新水流量情况,其余人员轮流对河堤、山体等进行巡查。
查看山体情况(甘江镇)
各驻村工作组深入一线,对山洪和地质灾害点进行“12个100%”排查,组织人员安排撤离。
木城镇
木城镇紧急召开防汛工作调度会,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县委关于防汛减灾应对工作会议精神,迅速成立前线专项指挥领导小组,按照“镇包村、村包组、组包人”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36名应急抢险队员冲锋在前,紧急转移避险17户37人。
7月14日晚紧急转移群众(木城镇)
木城镇积极做好安抚群众工作,摸排受灾损失情况,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造成的受阻道路进行清理抢修。持续紧盯向阳水库、青衣江涉防洪工程及辖区内易积水的低洼路段,强化巡查沿线堤岸、危旧房屋、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落实完善紧急转移、应急救援、安全管控等措施。镇村两级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强化防汛宣传,及时预报预警,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
吴场镇
7月14日,吴场镇召开防汛工作会,传达落实省市县防汛精神和“12个100%”的要求,对7月14-16日的强降雨防汛减灾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全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镇上应急队伍、各村两委成员、监测点责任人共计136人全部到岗到位,对危房户、山洪区、地灾点、水库开展巡查240人次,转移群众32人。
查看水库防汛情况(吴场镇)
7月15日下午,由驻村领导带领工作组深入每个村,检查山洪区、地灾点、水库、危房户转移情况,对69户土坯房进行逐户走访,落实转移责任人和转移地点,对10个地灾点进行实地查看,督促26个山洪点做好监测,指导12座水库有序泄洪,确保全镇安全度汛。
黄土镇
接到暴雨蓝色预警后,黄土镇赓即启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迅速分头落实。通过“大喇叭”、微信、电话以及深入农户等形式大力宣传,引导群众主动避让山洪地质灾害。
被转移群众在安置点(黄土镇)
镇、村干部两级加强对河道沿线、水库、山洪灾害点、地质灾害点开展暴雨前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三避让”原则和“三个紧急撤离”“临灾强制撤离”刚性要求,全镇共组织5起避险转移,转移群众18户44人,涉及5个隐患点。严格执行镇主要领导干部带班、机关干部和村(社区)干部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安排落实三分之二机关干部和应急救援队伍在政府待命,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告、有效处置。
马村镇
各级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后,马村镇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镇200余名镇村组干部积极参与一线抢险救灾,下沉各村地灾点、山洪灾害危险区开展人员转移。截止7月15日13时,累计转移安置群众71人,在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下,无一例因灾人员受伤情况发生。
转移地灾点高龄群众(马村镇)
东风堰-千佛岩景区
7月15日,受强降雨影响,夹江县东风堰-千佛岩景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景区道路及部分景点受到较大影响。面对灾情,青衣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四川东风堰-千佛岩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立即启动抢险应急案,展开抢险工作并及时发布临时关闭景区公告。
开清淤消杀工作(千佛岩)
劝返疏散游客、巡查地质灾害点、转移景区内休息椅和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抢险人员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游客安全,保护景区公共设施。
据悉,目前景区已完成抢险工作,并已展开清淤消杀工作,重新开放时间将另行通知。
截至7月15日10:40,本次降雨共计转移安置298人(地灾224人、山洪危险区42人,其他45人),其中分散安置223人、集中安置75人。全县共出动专职救援队伍222人,基层综合救援队伍222人,出动车辆55辆次。
本次降雨造成农房严重损坏3户4间,农作物受灾3.83公顷,其中成灾2.3公顷、绝收0.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9.53万元。
夹江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