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胡先映 记者 周瑜原)金江脆红·生态好李。6月29日,由中共屏山县委、屏山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屏山县2021年第二届“屏山茵红李”经销商大会在屏山县召开。来自广东、浙江、山东、香港等地的100余家果商代表参加。2021年,屏山茵红李投产面积12万亩,预计优质茵红李产量可达13万吨,将在7月全部上市。
![]() |
屏山县位于四川省南缘,金沙江下游北岸,岷江从县域东北部的屏山镇穿境而过,县境东临川南丘陵,西、北接川西南山地,南连滇东高原,海拔300~1400米。金沙江流经屏山100公里,涵养了得天独厚的金沙江亚热带河谷气候。2021年,屏山茵红李投产面积已达到12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3万吨。
![]() |
在屏山茵红李品鉴活动中,经过投票,屏山县锦屏镇茵红李获得品鉴会金奖。屏山茵红李母本树树王拍卖,现场拍卖28000元定向用于锦屏镇贫困学生。
“今天受屏山县委县政府邀请第一次来参加“屏山茵红李”品鉴会,看到屏山县规模化管理的茵红李基地,很震撼!口感清脆。”来自北京果商供应链代表王柯文说。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王柯文预计将收购屏山茵红李5000吨以上,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让全国各地的人了解并爱上屏山茵红李。
![]() |
“我们家种植茵红李已多年了,2020年屏山茵红李收入达到80万元。”锦屏镇青年村果农蒋成会说,她家现种植了茵红李150亩,现在已办起家庭农场和成立了专合社。2021年,蒋成会的专合社种植茵红李达到1200亩,产量预计2000吨,产值预计达到500万元。
据了解,宜宾市屏山县从2019年开始推行绿色食品标准生产,按照《屏山县茵红李标准化栽培模式图》要求,制定屏山茵红李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优化集成茵红李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推行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栽培管理、统一植保防治、统一配方施肥、统一农资配送、统一分级包装、统一品牌销售”,特别落实好统一修剪、所需农药、肥料由专合社统一配送工作,并建立建好质量追溯平台,实现全程可追溯,切实保障质量安全,每亩目标产量2000公斤以下,留果不超过60000个。采用数字指标指导生产作业操作、留枝留叶留果、化肥农药使用等。通过控产提质,每亩优质果达到1500公斤—2000公斤,平均单果重33克,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