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西昌】西昌:交通先行 叩开乡村振兴门

2021-06-25 21:3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徐昭磊)连日来,安宁河谷畔的西昌市玉米种业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很是忙碌。

平整宽阔的沥青路上,车辆往来穿梭。西昌市阿七镇大田村一组组长杨红荣在宽阔畅通的产业路上,感受着交通给大山深处带来的变化:路好了,运送农资都很方便了,这要感谢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

交通的改善,得益于西昌市深入实施补短板、促发展、助增收、提服务、强管养、重示范、夯基础、保安全“八大工程”,不断释放道路提档升级的红利,推动农村公路与村镇发展、产业布局、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

打通进出梗阻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

笔直的乡村公路在安宁河谷延展,将大大小小的村落串联起来,一辆辆大货车、小轿车满载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往来如梭。这几天,西昌市阿七镇大田村1组组长杨红荣正在地里忙着整理秧苗,在他身后的玉米产业园区道路上,不时有一辆辆运送农资的车辆驶过。

西昌市现代玉米种业园区核心区坐落在这里。“以前的乡村公路是水泥路,路面破损严重,车辆一过就会扬起满天灰尘。”说起以前的交通,杨红荣很是感慨。

“今年4月,投资580万,全长4.5公里阿七大桥至阿七镇政府道路通车,和玉米产业园区道路相连后,西昌市现代玉米种业园区核心区到西昌的时间从以前的2个多小时,缩短至40多分钟。” 西昌市交通局的工程师李剑介绍,村里种植的玉米、大葱、草莓、洋葱等农产品,通过这条道路“走出去”。

产业围绕公路走,公路围绕产业建。近年来,西昌按照“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规划建设重点突出“交通+产业”、“交通+旅游”,坚持哪里有产业,农村公路就配套修建到哪里;哪里有景区,农村公路就延伸到哪里。着力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旅游提升等工作相叠加,一条条“产业路”、“资源路”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建成樟木樱桃产业路、经久农业产业路、川大路等一大批旅游资源产业路。2019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0.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1.65亿元。打通了乡村振兴“出”与“进”的梗阻,缩短了城乡间的距离。

路好景美 铺就通达之路

崭新的柏油路四通八达,两边翠绿的草木迎风摇曳。“我们不但修路,还要美化环境。” 李剑说,在规划之初,还注重道路环境的美化。

道路两边种树,边坡上植草。如今,在西昌各条乡村道路上,路面整洁清爽,不见土、不见泥、不见灰的景象已是常见。“这条路修好后,不仅方便了我们出行,路两边现在栽花种草像景区一样。”村民杨红荣站在村头笑着说。

“自2017年以来,西昌市累计投入资金4.4亿元,先后实施了通乡通村通组提档升级、路网结构提升、安宁河渡改桥、生命安全保障、交叉路口‘六个一’等工程,建成道路579余公里、桥梁2座、安全护栏200余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163公里。”李剑表示,如今,西昌已经基本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新建或经过整治提升的农村公路,保障了安全畅通,成为与当地美丽乡村风景线相连接的一条条“流动的风景线”。


服务引领 路通成就产业兴

路通,一通百通。一条条通畅的农村公路,盘活了一个个美丽乡村。

依托便捷的交通,西昌不仅吸引了万科、万达等多家企业进驻,多次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国际戏剧节等活动。同时带动了2.3万多亩高标准农田、8万亩晚熟葡萄、精品花卉、樱桃等特色农业,邛海——泸山、螺髻山、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黄联土林等旅游景区,西昌国际火把节、樟木箐樱桃节、邛海开海节、安哈彝寨等特色旅游加快发展。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等荣誉称号。

2019年,西昌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67.35亿元,同比增长7.5%,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90位、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第91位、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第93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年,西昌被评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市”,建新村、凤凰村、核桃村、红星村被评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西昌农村公路发展已由支撑脱贫攻坚转入到服务引领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高质量运营 畅通农村“毛细血管”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随着公路条件的极大改善,西昌市进一步完善客货运输网络,加密区域客运。进行了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改造线路19条。大力开展了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试点工作,全面提质升级农村客运,第一批已投放乡村客运车辆23辆,新建乡村客运站牌98个。

在发展农村客运的同时,西昌市大力实施公交优惠政策和农村客运发展支撑政策,现全市拥有农村公交377辆,农村客运线路8条,农村客运车辆33辆,市级客运站点3个,乡镇客运站点6个,实现85%乡镇通公交,100%乡镇、行政村通客车。从城区到集镇、从集镇到乡村、从干线公路到偏远村道,一辆辆乡村客车拉近了城市、乡村的距离,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让大家“行有所乘”。

“西昌市交通部门积极推进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电商等多种服务整合的乡镇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建设。”据西昌市交通局负责人介绍,西昌积极抢抓“互联网+”战略契机,精准化构建“配送+寄递+电商”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货运企业86家,寄递物流企业12家,电子商务、物流企业遍布全市各乡镇、行政村,实现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为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