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宗友)3月29日,绵阳科技城新区揭牌仪式在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举行。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华蓉宣读了《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绵阳科技城新区管理机构有关事项的批复》,市委书记罗增斌和市委副书记、科技城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光强共同为绵阳科技城新区党工委揭牌,市委副书记、市长元方和科技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市发改委主任袁明共同为绵阳科技城新区管委会揭牌。此举标志着绵阳科技城新区建设正式拉开大幕、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 |
据了解,去年底,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绵阳科技城新区,这是继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南充临江新区后,四川省设立的第四个省级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规划面积396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所辖的9个乡镇(街道)所属行政区域,分别是涪城区永兴镇、普明街道、创业园街道、青义镇,游仙区石马镇和安州区界牌镇全部行政区域;涪城区城郊街道、游仙区游仙街道和安州区花荄部分行政区域。
![]() |
揭牌仪式上,绵阳市委书记罗增斌表示,建设绵阳科技城新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展现更多作为,这也是科技城新区区别于省内其他三个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把科技城新区作为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统筹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布局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积极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标准通用、任务对接、联合攻关,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贡献。科技城新区是绵阳承担四川省乃至全国重大改革发展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也是牵引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要高标准规划,主动对接国省重大战略,加强与国家、省、市“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城“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使新区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舒适。要高效率建设,坚持“快字当头、立说立干”,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打一场科技创新的攻坚战、产业发展的攻坚战、改革开放的攻坚战、城市建设的攻坚战,将科技城新区建设成绵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窗口和示范。
记者了解到,绵阳科技城新区建设将实行“三步走”,到2022年,绵阳科技城新区主体框架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优势产业加快向新区集中集聚,产城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到2025年,新区功能基本健全,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产城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基本建成,产城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科技创新示范作用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