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  >  新热点

  • 一“技”在手 就业致富有奔头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2-25 14:55:46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胡靖南 鄢怀林) “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引进业主建设草莓现代农业园区,村集体坐收大棚租金;无偿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鼓励群众自主发展草莓产业;引导贫困户进基地务工,稳定增收……

12月24日,在校场村草莓现代农业园区的大棚内,39岁的贫困户张定兵正忙着去除草莓黄掉的枝叶。看着即将成熟的冬草莓挂满垄沿,他心里乐开了花。

2019年,朝天区引进广元浙朝农业有限公司,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730万元,采取“飞地抱团”模式,积极探索“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建起了200多亩草莓现代农业园区。

“引进公司和业主的同时,也意味着引进了相关行业的先进人才和技术。”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除了对进入园区务工的群众和有发展草莓产业意愿的当地群众进行免费技术指导和培训外,还为后者提供草莓苗、并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对他们产出的草莓进行回购,让他们通过“一技之长”,切实走上致富奔康的道路。

忙里偷闲时,已是园区“技术标兵”的张定兵笑着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两人都在园区务工,每人每天工资80元,一年工资收入接近4万元。“但是,这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们两人都已经熟练掌握了草莓种植技术,政府又鼓励我们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靠勤劳的双手致富,年后,我们也准备自己建大棚种草莓啦。”笑语中,满满都是张定兵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期盼。

随着资金、人才和技术的不断注入,校场村的面貌是日日新、又日新,群众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园区学了技术后,去年10月,我承包了4亩地种草莓,短短几个月增收两万多元。”对此,曾因病致贫的校场村村民张都波感受特别深,他不无骄傲地说,现在,他在本村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草莓种植技术人才”啦!

据了解,占地200多亩的校场村草莓现代农业园区仅是朝天—路桥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包含高端展示区、观光采摘区、普通采摘区、草莓博览园和儿童游乐园、拦水坝、老街人居环境整治等,待项目全面投产后,能带动221户693人增收,预计人均年增收7000元,集体经济创收130余万元。

 

相关新闻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广元频道首页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