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熊猫王》首发,讲述少年与熊猫的奇缘

2020-10-17 17: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活动现场

四川新闻网消息 10月17日上午,2020天府书展阅读活动之一,“少年与熊猫的奇缘——蒋林《熊猫王》首发式暨蒋林熊猫文学创作对谈、分享会”在新华文轩西南书城举行。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熊猫系列图书《熊猫明历险记》《熊猫王》作者蒋林,大熊猫文化专家、《科幻世界》原总编辑谭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段弘出席了本次活动。

 

蒋林(左二)、谭楷(左一)、段弘(右一)

 提到创作熊猫题材儿童文学的初衷,蒋林说道:“我一开始是写严肃文学的,近几年将主要的创作精力放在儿童文学上面,是因为我发现熊猫这样一个中国独有的题材,比较缺乏相关的文艺作品。我在筹备《看熊猫》杂志的过程中,无意间了解到熊猫明的故事,特别是熊猫明作为光明、希望的代表,深深地触动了我,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一本熊猫书——《熊猫明历险记》。”

 

《熊猫王》 蒋林著

同样是熊猫题材的作品,关于《熊猫王》与《熊猫明历险记》的不同之处,蒋林提道:“从内容上来看,虽然《熊猫王》故事开头因‘熊猫明’熊猫明而起,但它不是《熊猫明历险记》的续集。从创作层面来讲,《熊猫明历险记》是以1937年出生于四川的熊猫明的真实传奇经历为蓝本进行创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熊猫王》讲的是人、熊猫、自然的一部虚构作品。”

《熊猫王》中有个情节讲的是少年丁默生领导的熊猫保护小组与威廉姆斯领导的非法捕猎者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谭凯立足《熊猫王》故事中熊猫保护的主题,从熊猫历史、熊猫保护、熊猫文化开发等层面,强调了我国一代代熊猫专家在保护熊猫上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段弘认为,熊猫是四川文化的重要元素,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海外国家对这一符号的接受度很高。当下,对熊猫文化的开发是比较局限的。蒋林老师的两部熊猫题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这一题材。此外,段老师还充道,熊猫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朋友的喜爱,不仅仅因为熊猫本身的可爱,还因为人们赋予它们的符号意义。

 

现场签售

 

现场

今年是人类科学发现熊猫的第151年。我们与熊猫相处的这些年,既是我们发现和探索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就像蒋林老师的《熊猫王》中传达的一样,人类与熊猫之间生命的守望,是人与自然的颂歌,是生命与爱的咏叹。

最后,据蒋林老师透露,他的第三部熊猫题材作品初稿已经完成,不日将与读者朋友们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