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脱贫攻坚一线来】毛坪镇高山村的“基层治理”之路

2020-09-07 18:5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陈荞)地处小凉山彝区东麓峨边县毛坪镇高山村,因为历史原因,村民思想观念保守。来自峨眉山景区的驻村第一书记徐玉林,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利用新媒体的思路和产业脱贫的措施,深入推进村级治理,带领高山村圆满完成脱贫任务。由于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高山村不仅在2017年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积极献力峨边县脱贫摘帽,还因为新媒体运用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坚持思想扶贫,新媒体引领彝村新风貌

高山村是峨眉山景区对口帮扶的7个省定贫困村之一,截至2020年7月全村辖217户,8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192人。刚来到高山村的徐玉林目睹了极个别村民衣来伸手、妄求平均、不念感恩等一系列对脱贫攻坚的怪解、错解,一度觉得不可思议。经过一番思考后,徐玉林明白了“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这句话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针对广大村民接触网络,喜欢刷抖音,玩微信的特点,徐玉林为高山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号等新媒体账号。在新媒体账号上,不仅定期发布帮扶工作动态,还直播政策落地、曝光人居整治、直播技能培训等,以幽默生动的形式与全村老少网络互动,让新风尚深入人心,让精气神空前高涨。

疫情期间,徐玉林通过网络组织干部会商防控工作、比对摸排数据,有条不紊的推进高山返乡人员排查和居家隔离工作。结合“线上线下”发动防疫宣传攻势,高山村通过微信群+刷抖音、宣传车+“小喇叭”宣传防疫知识。为坚决杜绝病毒“输入”,第一书记徐玉林带领工作队和支部党员背上方便面,联动茶云、长梯等村,昼夜值守“毛杨路”,与病毒赛跑,累计监控体温1200余人次,排查车辆260余台次,“五级联防”机制不断强化。

疫情之后面临全村复工复产的严峻形势,徐玉林带领党员干部制定高山村2020年度脱贫巩固增收计划,积极开展农民夜校。为了全面推进精神文化帮扶,徐玉林还借来了无人机和摄影机,开通了抖音直播间,不仅通过直播传递畜禽养殖和果蔬种植技术,更将高山村的大美风景和帮扶工作的成效搬上了网络,让全村干部群众更加坚信战胜疫情、脱贫奔康的必胜信心。

拓展产业脱贫,勤劳实干结出硕果

村民思想工作做通了,脱贫积极性上来了,接下来就要看用什么方式脱贫。徐玉林坚持群众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李子林、菜园地处处都是办公室,以第一手资料,让“一户一策”和群众生产实际精准切合,“农民夜校”和技术需要完美匹配。他还带领干部群众去峨眉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园,邀请浙江籍专家到村帮助优化产业布局、指导果蔬种植,常态化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群众致富思路和技能不断拓宽。

           

高山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坚持“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因地制宜推进优势产业互补,优化了村级发展规划,形成了以生猪+集体养鸭场+跑山鸡为重点的畜禽养殖体系及脆红李+柑橘、小米椒+羊角菜+生姜为主的果蔬种植构架。依托村集体经济的优质产品口碑,对接眉山品不语公司孵化高山生姜、小米辣、脆红李等商标,与峨眉炊烟里签订猪肉腊制品、板鸭加工和果蔬跨区域配送合作协议,通过抖音、快手直播带货,积极搭建互联网增收体系,力争让优质资源走出高山。

通过科学规划切实巩固畜禽养殖体系和果蔬种植体系,2020年上半年高山村生猪产值超过1300万元,高山脆红李产值8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5.7万元,脱贫成效被峨边县评为“一等”。2020年以来,高山村满意度认可度高达99.8%,先后评为“省级四好村”“省级卫生村”等,年度脱贫成效考核被峨边县评为“一等”。高山村的帮扶成果被四川省直机关工委专题报道5次、被乐山市委组织部专题报到3次、被峨边县委组织部、纪委、宣传部等关注报道10次,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推进教育扶贫,斩断代际传播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徐玉林知道教育对村里孩子的重要性。驻村之后,徐玉林认真夯实教育帮扶前沿阵地,鼓励孩子们初中毕业后继续深造。此外,徐玉林制定全村“奖学金计划”落实“雨露计划”。对接成都、眉山爱心人士到村开展“手拉手”活动,传递爱心拓宽眼界等。

           

在驻村期间,深入挖掘惹几花儿、邛莫将军、耍仁小花等正面案例,通过故事宣传真实演绎,帮助帮扶工作一臂之力,共将“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根植于青少年及其家庭,用知识的力量斩断贫根。

在做好学生的教育扶贫同时,徐玉林还积极推动在村民中的教育扶贫——感恩教育。深化入户走访、细致梳理情况,在元旦、春节都是思想引导难得契机,“快闪”、政策宣讲、干部群众“现身说法”、有奖竞答、脱贫故事正向挖掘,在真情和毅力“攻势”下,群众获得感、凝聚力在活动中不断提升。感恩不仅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更是激励斗志的源泉,看得见的发展环境+摸得着的衣食住行,这些发展变成果被工作队细细梳理后,不断刷新群众对脱贫攻坚认知,狭隘思想束缚终被正能量融化,感念党恩由心而发,致富信心坚定不移。

延伸阅读:峨眉山景区助力脱贫攻坚见成效

高山村只是峨眉山景区帮扶峨边彝族自治县7个省定贫困村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20年以来,峨眉山景区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方针部署,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认真履行第一书记派员单位工作职责,圆满完成对峨边彝族自治县7个省定贫困村、367户贫困户、1168人的各项帮扶目标任务。

           

2020年,峨眉山景区深入推进“一村一品”战略,全力推进“智志双扶”,助推农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实地开展“农民夜校”84次,开展家政、厨师等技能培训班3批次,稳固“非洲猪瘟”防控、搭建水果蔬菜跨区销售和云销售渠道,强力提升民宿旅游产业品质,积极孵化地域特色产品商标。卷木村依托产业合作社,积极深化310亩脆桃和900亩凤凰李产业管理,上半年实现产值达50万元;推广中华小蜜蜂养殖120桶,生猪存栏500头,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草坪村全面做强枇杷品牌,两度举办“枇杷节”,依托“顺丰到家”“直播带货”等形势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产值达500万元,人均增收7000元,被乐山发布等权威媒体作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推广宣传3次。古井村依托黑竹沟区位优势,全面提升民宿旅游品质,上半年接待游客7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