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孚县人民医院:抗疫主力军 最美逆行者

2020-08-28 20:5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肖伟)8月28日,媒体来到甘孜州道孚县人民医院参观采访。

医院领导接受媒体采访

近年来,在省、州、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数届郫都区援藏干部及三六三“传帮带”医疗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道孚县人民医院管理、业务技术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可,获得了来自于省、州、县多项集体荣誉奖项,2018年2月被评为民族地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同年,在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开展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取得了全州县级部门第一名,荣获省级民族地区先进集体称号。尤其是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道孚县人民医院更是顶住压力,勇于担当,成就了“抗疫主力军 最美逆行者”的美名。

医院办公室主任颜启慧首先介绍了道孚县人民医院的基本情况。

道孚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51年2月,2012年12月12日整体搬迁至道孚县鲜水西路278号并投入使用。自2017年开始,医院先后与四川华西医院,三六三医院、郫都区人民医院,温江区人民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关系,通过与医联体协作单位远程教学指导,参加学术研讨,派遣职工进修学习等形式,不断提升医院业务技能服务水平。经过多年发展,医院总体床位由原来的50张床位增加至120张床位,职工人数由原来的60多人增加至现在的143人;业务收入从原有的几百万增加至如今的上千万。

副院长苏珣重点介绍了三六三医院定点对口支援的情况。

三六三医院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定点对口支援道孚县人民医院,五年来,共派驻16个科室62人次技术骨干支援道孚县人民医院,带教学徒194人次。院领导带队到道孚县开展督导、义诊、现场示教等工作11次,院领导参与亲自查房、手术示教。三六三医院共参与诊疗患者61895人次、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557次,开展手术1461台次、学术讲座522次、业务培训1439次、教学查房846次。通过对口支援帮扶,推出县医院中医康复特色科室,推动了骨科、普外科、呼吸内科、产科、儿科、体检中心等专科建设,启用了电子胃镜、胎儿电子监护仪、人流机等闲置设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1项。道孚县人民医院成为甘孜北线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无痛胃镜检查的医院。

通过对口支援及帮扶,使得道孚县人民医院的管理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都有显著提高:门诊量由2015年的58626提升到2019年的107844,增加83.4%;手术开展由2015年的171台,增加到2019年的379台,增加121.6%;转诊病人由2017年的1423人(前面未统计转诊人次)减少到2019年的914人,减少35.8%,并于2017年成功创建二甲医院。

此外,三六三医院还通过走进道孚县小学、道孚县敬老院及老干所开展送健康活动,为师生进行常见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痛等相关疾病进行健康宣教,并为160余位老人建立体检档案。开展大病集中诊治活动,共诊治群众18984人次,其中包虫病筛查11432人次、结核病筛查6252人次;“高原送健康”行动深入最偏远的沙冲乡吉亚村等海拔近4000米乡镇,了解当地医疗卫生工作状况,走村入户为当地偏远贫困群众上门诊疗,为贫困群众医疗卫生工作不懈努力;开展知名专家下基层活动,院领导带队深入海拔3500米的冷冷村开展巡回医疗。每年开展义诊活动,服务人次达到5295人次。

临时党支部书记强喆表示,为落实新形势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更好发挥党员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以及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018年7月成立三六三医院派驻道孚县扶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切实发挥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功能,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以能否圆满完成扶贫攻坚任务部署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标准,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工作队伍,在各项任务中主动靠前,跟踪服务,确保党旗始终飘扬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道孚县人民医院全体职工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自2020年1月24日医院收治第一例新冠患者以来,截止3月19日全县新冠患者清零,历时56天,在这期间,医院共收治新冠确诊和疑似患者105人(上转2人),其中确诊患者73例,疑似患者12人,无症状感染20人,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指挥下,按照省、州、县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部署,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职工不惧艰险,通力合作,取得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无1轻症转重症、住院患者零死亡的好成绩,荣获了2020年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青年联合会“青春战役  蜀你最赞”--“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光荣称号、甘孜州宣传部与共青团甘孜州委联合下发的“甘孜州抗疫青年五四奖章”,书写了抗疫最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