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6月28日讯(雷俭生)地震一周年将至,当我们再次来到长宁县双河镇时,随处都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重建场面,一栋栋安置房正拔地而起。人们的脸上,昔日的阴霾已经消淡,更多的是坚强与期盼。
责任在肩的年轻党员干部
王显秋,一名“80后”退伍军人,2010年退伍后回到宜宾,在五粮液集团上班。2019年下半年,长宁县各镇村级建制调整,需要年轻党员充实干部队伍。王显秋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城里优越的待遇,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村庄,成为大田村党支部纪检委员。
天空下着雨,当见到他时,他刚协调完宜威高速路占地赔偿问题回来,虽全身被雨水打湿,但是对于群众的诉求,他没有一句怨言。
“在企业上班虽能给自己带来好的发展,但每次回大田村,看到村里的现状,还是有种想给全村带来些改变。我是一名党员,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全村贫困户致富,并为灾后重建出自己的一份力。”王显秋说。
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刚嫁接的苗本月不施肥,避免伤口流水增加;春季栽种的苗也不用施肥......”王显秋教村民如何种植猕猴桃。
2014年王显秋外出考察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回来后在村上种植了20余亩红心猕猴桃,红心猕猴桃一般3年挂果,为了让猕猴桃有好的产量和品质,在其挂果后进行了修剪,经过几年的精心照料,今年猕猴桃长势喜人。本村的部分贫困户在他的带动下也种植了猕猴桃。目前,全村种植了70余亩红心猕猴桃。
“王书记做事雷厉风行,群众有什么事只要叫他,他第一时间给出回应。我们贫困户些也种植了猕猴桃,但种植这些是个技术活,我们啥都不懂,他就免费‘手把手’教我们。”贫困户熊治银说。
王显秋不光自己发展种植业,还动员全村为数不多的年轻党员发展种植业。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种植了300余亩蜂糖李和40余亩火龙果。
为灾后恢复重建护航
又是一个骄阳似火的6月,在长宁县双河镇大田村,一栋栋重建房屋拔地而起,人们顶烈日、冒酷暑,为了新房进行最后的冲刺。
大田村共有652户人家,其中鉴定为D级危房户59户,C级危房户172户,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要协调的事情多,遇到的困难也多。有的人很豁达,但也有个别人的工作做不下去。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一遍一遍上门。”王显秋说。
一年前,贫困户余德明家的木结构房子在地震中受损严重,被鉴定为D级危房。由于他家的房子在半山腰,离公路有200米距离,而且没有路,运输材料都困难,王显秋通过做周边村民的工作,最终村民无偿提供土地给其修建了便民路。如今,震灾场景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结实坚固的安居富民房。
余德明说:“感谢村干部,他们为了我们家的事奔波,如果没有他们,我的新家还不知什么时候能修好,现在有了新家,心里也踏实了。”
“他做事公正、公平,我们都信服他。没有他,大田村的灾后重建也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有村民说。
眼下,大田村所有重建房都已经竣工。山下的田里,猕猴桃、蜂糖李和火龙果都长势喜人,焕发着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