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江安水清派出所“两队+两员”助推“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2020-06-01 16:0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宜宾6月1日讯(刘敬燕)江安县公安局水清派出所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中,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区治理”与当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创建融为一体,创新设立“两队+两员”,发动最强民力,做强做实乡村警务,为成功驻守江安北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8年、2019年“一网考”连续位居全市同类派出所第1名,有力地助推了“枫桥经验”在当地落地生根。

——攥指成拳,“橙竹义警队”构筑村社安全防护屏障

水清辖区面积116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1万,而派出所却仅有民警10人、辅警10人。为解决面广人多、警力不足的问题,水清派出所借鉴本县太阳村、卯埂村村民自治的经验,于今年创新在辖区33个村(社)设立“橙竹义警”巡逻队。以各村(社)乡村治理员为队长,带领本村(社)由退伍军人、被盗农户、村组干部组成的15-20人的义警队伍,在各村(社)社会治安复杂点、易发案路段等地实施蹲守、巡逻,构筑本村安全防护屏障。今年以来,水清辖区的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了16.5%,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从全局第五名上升至第一名。

——人文关爱,“女子义警队”守护留守家庭身心健康

水清派出所作为中心派出所,于2017年12月因公安派出所改革,由原水清、铁清、迎安三镇派出所整合而成。针对辖区“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数量庞大”的现状,为确保数量庞大留守家庭的安全,为外出务工青壮年松绑解压,水清派出所创新设立了“女子义警队”。结合公安工作实际的常见案发问题,专门为辖区留守家庭带去关爱,并进行法律讲座和心理疏导,确保关爱对象身心健康发展,营造出温暖和谐的“人情味”。比如为未成年女童开展性教育,提升其防性侵意识和能力;对独居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和维权,避免其遭受性侵和家暴。“女子义警队”被当地百姓亲切的称呼为“警察妈妈”,成了该镇留守家庭的身心健康指南。

——联防守护,“安全监督员”助力安全生产提档升级

水清辖区户籍人口8.8万,但实有人口11万余人,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地处宜宾、泸州、自贡三市交界,交通极为方便,系“橘虾美酒建材重镇”,系2020年宜宾市唯一入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的乡镇,也是江安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县经济发展副中心,辖区内各式企业单位场所共有458个。安全事故猛于虎,水清派出所始终把公共安全放在首位,联动本地企业、汇同自愿者,组成企业安全联合检查组。“安全监督员”每月在民警的带领下开展对辖区企业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自查、抽查、互查,大大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动性、主动性,有力确保了近十年来该镇安全责任事故零发生。

——因时制宜,“乡村治理员” 提升基层治理善治实效

该所结合辖区30余种治理员庞杂质弱、人浮于事的现状,试点推行了以“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为抓手的“乡村治理员”改革,实行“本地选聘,薪酬累计,职责叠加,公安主管”运作模式,社会治安治理能力和社会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大幅延伸警务触角的同时,又极大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现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2019年全市基层基础现场会被作为乡村警务示范展点,被写入《宜宾市派出所三年高质量发展规划》,江安县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列入2020年重要工作全县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