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4月25日讯(魏建)近年来,宜宾市兴文县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县、乡、村三级纪检力量联动发力、同频共振,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作风和腐败问题,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政策落地落实。
“兴文县质监局工作员高晓平,未按单位安排开展扶贫工作,擅离工作岗位外出打麻将,造成不良影响,兴文县监委给予高晓平政务警告处分”,2019年3月,兴文县纪委监委在“清廉兴文”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一条典型案例通报引爆了朋友圈。这是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干部作风、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的一个缩影。针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精准落地、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等版块可能存在的问题,兴文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集中开展扶贫领域“3+X”专项治理,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案例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共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22起50人。
“仙峰苗族乡太阳光村帮扶责任人龙益波履职不力,作风漂浮,致使仙峰苗族乡的扶贫工作滞后,在扶贫户中造成不良影响,仙峰苗族乡纪委给予龙益波全乡通报批评”,2019年10月,兴文县仙峰苗族乡纪委书记李桥在全乡脱贫攻坚安排部署会上,对乡纪委在脱贫攻坚中查处的案件进行通报。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兴文县各乡镇纪委主动担当,重点围绕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帮扶实效等方面开展监督,严肃查处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通报曝光“以案促警”“以案促改”,实现查处一起,警醒一片的目的。
“路基稳固不?路面的宽度有没有达到标准,我要看一下,你们硬化路面的水泥比例是多少?厚度必须要达到标准”,莲花镇林园村纪检委员祝开宣在督查公路硬化时态度很强硬。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兴文县纪委监委聚焦村组“微权力”“微项目”“微腐败”,采用“清单化”方式列明村纪检委员监督内容,做细做实村级纪检监督,兴文183名村纪检委员走村入户听民意、访民情,实地了解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干部作风情况,充分发挥“一线”监督作用,为兴文县脱贫攻坚积极贡献村级纪检监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