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公安局水清中心派出所三项措施抓好矛盾纠纷的预警和防控

2020-04-08 09:4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宜宾4月8日讯(郑明 李明乾)为有针对性做好矛盾纠纷预警、预防和化解工作,江安县公安局水清中心派出所充分学习和发扬“枫桥经验”,在“创枫”活动中把发现早、处置及时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法宝。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中,该派出所主动作为,结合辖区实际,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作出反应,促使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其做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 坚持和完善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面防控能力

江安县公安局水清中心派出所把完善预警机制放在首位,将其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源头进行治理。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调查。要求派出所民警、辅警利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的契机和办案、走访和防疫工作的时机,全面掌握和收集辖区的矛盾纠纷,做到辖区情况心中有数,情况明白;二是落实矛盾纠纷排查、不稳定因素分析、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机制。派出所为了全面掌握情况,确定了专人对收集的情况和数据进行专门的汇总、分析、报送等;三是确定矛盾纠纷化解的重点。针对疫情缓减后随之而来的社会治安问题,民生问题等开展重点摸排化解,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排查各类苗头性、倾向性信息,落实稳定风险评估,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形成预警信息,及时化解群体性事件3起。

第二、坚持构建多部门联动调解机制,提高特殊领域矛盾纠纷化解的能力

江安县公安局水清中心派出所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从大处着手,抓住了派出所主导,其余部门全力参与的大调解机制,使矛盾纠纷化解的力量更加完备和规范。一是建立政府主导法律部门协作参与机制。该派出所完善联调联动工作机制,积极融入党委、政府主导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使辖区司法专业调解体系更加完备。二是民警建立了特长调解机制。派出所针对民警的特长、分管负责的工作,充分发挥民警的特长建立了各行业专门的调解能手,让他们在各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有的民警在调解家事上是能手,有的民警在厂社纠纷调解上是能手,有的民警在民事纠纷引发的案件是调解能力,这样使各类矛盾纠纷都有人管。三是建立了多发性领域的化解机制。积极联系卫生、民政、劳动、建设、国土、教育、司法等部门共同建立多元化调解机制在交通事故、医患、劳资、房地产开发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有针对性地搭建起一条纠纷排查转送的联系纽带和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专项通道,开展“公安+行业”联动联调工作,有力促进了特殊领域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

第三、坚持网上公安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舆情导控能力

江安县公安局水清中心派出所除了管好现实中的舆情,还针对当前网络情况建立了舆情导控快速反应机制,加大网络舆情巡查工作和舆论阵地建设能力。一是增强民警的意识。派出民警参加县局组织的各种网络舆情处置培训,有意识地增强民警舆情处置能力和敏感性;二是向群众传递正能量。民警利用工作和一切机会,积极向群众推广“江安公安”警务微博、微信,使群众能够通过江安公安的宣传做好安全防范、接受法律警示教育,增强警民关系,引导群众增强正能量;三是提高发现能力。通过网络社区管理巡查、网上舆情通报、网上有害信息处置和社(村)区的微信群、地方群众的微博等全面掌握群众的关切热点,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