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4月4日讯(王春艳 张玉婧)4月3日,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2020年大春生产现场会在该区蕨溪镇举行。在贵如油的春雨中,农机手们熟练地操作着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展示犁田、插秧、施肥,播种下丰收的希望。当地各乡镇,农业相关部门及新型农业主体代表现场观摩这些粮食生产机械化耕作。
在机器插秧现场,秧苗被整齐地码在插秧机上,农机手熟练地按下按钮,开动机器,随着插秧机的前进,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就被整齐地插种到水田里。“机器插秧效果还是很好,只有个别地方需要人工补插,比起纯人工栽,方便多了。”水田的主人一边看着农机手操作,一边感慨。他表示以后都不考虑人工插秧了,费时费力,不划算。
![]() |
停下来装秧苗的农机手邓师傅说:“那是哦,一亩田,用这个机子插,最多半个小时就够了,人工的话,一个人起码要栽一天,还要搞快点。”
不远处,红色的旋耕机正在平整水田,在突突突的马达声中,旋耕机所过之处的泥巴被翻起,继而被理平,一会儿就整理好一大片。“这个功率足,估计我家的旱地都用得起,一会我咨询下农机专家,合适就买一台回去用。”受邀前来观摩的叙州区一种植大户边看边和同行交流,对犁地快又好的旋耕机兴趣浓浓。
叙州区是宜宾的农业大区,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特殊情况,该区提前谋划,上下联动,实现了大春生产设施维修早、订单落实早、技术培训早以及蓄水保水足、农资储备足,为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叙州区创新开展以统一集中育秧、统一集中耕作、统一集中冬春管护为主的“三统一”春耕生产工作,并安排了2000万元用于水稻集中育秧、集中耕作、提灌设施建设、排灌渠系清理整治、草地贪夜蛾防治、水稻插秧机累加补助等工作,确保满栽满插。
政策保障和机制创新之外,为全力推进粮食生产,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叙州区还线上利用短信、微信、QQ等网络媒体同步开展技术培训和政策解读,线下组织区农业农村局65名专业技术人员同步开展生产技术培训、指导、示范等工作,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开展春耕。截至目前,线上培训3.1万余人次、现场指导466人次,印发技术资料、宣传资料等7.46万余份。
在多举措保障粮食播种面积和播种效果的同时,叙州区还通过本地粮油企业做好粮油市场供应和储备,确保粮食安全。
宜宾市叙州区积极挖掘区域型生态、土壤、气候等优势资源,开发特色粮油资源,落实绿色农业行动,完善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规范,推广个性化粮油产品开发,提高特色粮油效益水平。同时,创新技术培训,落实高产创建、绿色防控、轻简栽培推广,多举措落实科技推广工作,为叙州区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迈进努力,为粮食安全作出叙州贡献。
如今,叙州区已初步形成党政主抓、农技部门主推、村组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春耕热潮。截至目前,全区水稻已栽插7.1万亩、占计划面积45.94万亩的15.45%,玉米已播(栽)16.85万亩、占计划面积39.66万亩的42.49%,大豆已播种2.43万亩、占计划面积16.58万亩的14.66%,红薯已殡种640公斤、占计划的100%,高粱育苗面积2840亩、占计划移栽面积7万亩的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