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3月27日讯(宋成均 胡芮)连日来,宜宾市长宁县“6.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各项目纷纷抢抓有利天气,倒排时间进度,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
挖掘机、推土机轰鸣声震耳欲聋,重型卡车来回穿梭......3月27日,笔者在长宁县双河镇灾后重建项目现场看到,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开饭了,开饭了。”葡萄村村民张远彬摆好饭菜,正招呼着工人们。他告诉笔者,去年“6•17”地震,他家房屋受损严重,今年又逢新冠肺炎,延缓了自家房屋工程修建,在等待一个多月后,他接到了镇政府复工复产的通知后,就立即召集工人来加快重建房屋进度,预计6月能搬入新居。
![]() |
农户加紧建设自己的房屋 |
而在双河镇前进村,村民宋永华正在新家炒起了小菜,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等疫情过了以后,我还要把正房子装修好一点。”宋永华说,6•17地震把他家的正房子拉裂后,他就把自家的杂物房维修好来做临时住房,通过几个月时间的修建,正房子就修好了,随后就搬进去住了。
重建项目不打烊,灾区明天会更好。长宁县按照“一年基本完成,一年半高质量全面完成”要求,严卡6月、9月两个关键节点,倒排工期,向地震重建项目企业推荐建筑施工班组长117名,协调落实务工人员3000余人。复工复产砖厂7家、石粉碎石厂9家,130余家五金店、材料店全部恢复生产经营,灾后恢复重建大宗建材需求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县行政执法和非公经济局等部门加大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保障力度,县纪委监委、重建办、目标绩效办等部门联合跟进督查,全速推进恢复重建工作。
截至目前,长宁县72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完工15个,57个在建项目已全面复工复产,达产率95%以上。其中民房重建、学校医院公建、双河核心示范镇、硐底镇红旗村至珙县鱼池村生命旅游通道、乡镇场镇基础设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长宁河河道治理等项目全力推进,确保早建成、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