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广元3月3日讯(青婧 蒋丹) “从现在起一定要施肥,一月一次,嫁接起来的杆子不得低于大指姆粗……”3月1日一大早,在苍溪县陵江镇陵江村猕猴桃园里,农业技术员罗淇正在向种植户讲授新嫁接苗管理技术。
罗淇介绍,这个猕猴桃园是去年1月建的,猕猴桃苗是12月份嫁接的,当前春管主要要求种植户要适时灌水,抹芽、引蔓,防治病虫害,还有就是指导他们在间种时,禁止种绿色植物。
陵江村贫困户赵继科因为患有慢性病不能干体力活,紧跟全镇统一改土、栽苗打造产业园的步伐,他把家里的1亩土地拿出来栽上了猕猴桃。“一年开两三次培训会,有了技术指导,我们搞这个相当有信心的。”赵继科说。
据了解,陵江镇作为该县环嘉陵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乡镇之一,按照“统规统建、自管托管”方式,打造连片现代农业产业园,去年陵江村发展新植130亩猕猴桃园、100亩柑橘园,助推全镇产业转型升级、扩面提质。
陵江镇回水湾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园一期共改土建园600亩,年前已完成4.5万株黄金梨苗栽植。眼下,当地群众正抓住有利时节春管春种。
李三武既是园区的主人也是工人,砍杂理乱、栽树、浇水抗旱……从建园起他就在园区里工作:“虽然我家只有几分面积,但是我从栽树到现在也挣到几千块了,每天100块,从去年冬月,统防统治、灌树抗旱都是自己在做。
一寸土地一寸金,土地刚改土建园,梨树还不到收益时间,陵江镇集中采购了500斤农膜、7.5吨肥料和辣椒、黄瓜、西瓜、小白菜等果树种子在树间套种,增加园区老百姓临时性收入。
同时,陵江镇启动回水湾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园二期建设,拟在回水、船山等村(社区)新发展1000亩黄金梨,建成后,将梨文化博览园、梨仙湖湿地公园、回水医康养中心和回水教育园区联结为一体,成为苍溪县城近郊乡村振兴示范片。
同样是环嘉陵江产业带项目,该县鸳溪镇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村组干部入户走访,帮群众分析算账,如今,大部分群众看到建设梨园的收益,都纷纷开始梨树种植。
不仅仅是种植,还要种好,梨园才能变为“黄金园”,实现稳定增收。鸳溪镇2019年新植黄金梨1600亩,在疫情防控期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发放资料,广播,微信等形式及时把技术送到业主和农户手上,对于确实需要现场技术培训的,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确保村民和技术指导员的安全,确保黄金梨春季管护不断档。
返乡创业的曹发荣承包了村里110多亩园区,种植黄金梨和油用牡丹,目前初见成效。曹发荣介绍,2014年黄金梨园建成,2018年开始投产,今年产梨至少3至5吨,梨树下种的是油用牡丹,用来榨油的,开的花可做花茶,预计今年黄金梨和油用牡丹销售额能达到15万左右。
“我们强力推进环嘉陵江产业带建设,党委政府‘一面旗’,明方向,强举措;克难攻坚‘一班人’,冲在一线驻村推进;干部群众‘一条心’,发展产业激情高涨;严格标准‘一把尺’,从改土栽苗到管护,技术指导,科学标准,确保产业建设高质量。”鸳溪镇党委书记苟承军说起该镇产业发展经验,如数家珍。
据了解,为强化产业补短、阻断返贫,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强县和生态康养旅游强县,苍溪加快环嘉陵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项目建设,围绕“山水田园、仙居福地”定位,采取“建管并重、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三园联动、融合发展”,力争3年建成“九乡百村十万亩”特色产业带,以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成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