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  >  新热点
  • 泸州叙永山区民办学校感恩社会 为疫区募集善款18万元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2-20 16:15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飞

  四川省人大代表李修会做客川网会客厅(资料图)

  四川新闻网泸州2月20日讯(苏忠国 赵媛 记者 岳东 摄影报道)今(20)日,记者从泸州市叙永县委宣传部获悉,从2月12日到17日,叙永县山区一所民办学校,校长通过微信群内向全校党员、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及社会爱心人士发起《向疫区爱心募捐倡议书》,短短5天里,共计募捐了18万爱心善款。

  叙永县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而这所民办学校地处高寒山区,全校师生和家长都不富裕,10元、20元、100元……汇聚起来,用校长的话说,“钱虽然不多,但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是我们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的具体表现。”

  这所学校就是位于叙永县南面山区的摩尼镇的新苗实验学校。学校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修会,是四川省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位山村校长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共产党员、人大代表和劳动模范的责任担当。

  战疫情 省人大代表积极履职

  摩尼镇黑尼村七社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春节期间,村寨沿路挂满了红灯笼,扎起了迎宾的花门,准备举办一年一度的“踩山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减少人员聚集,李修会深入苗家村寨,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讲清聚众活动存在的疫情传播风险,得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理解支持,自觉取消了原定于正月初三举行的踩山节活动。

  参与防疫宣传的同时,李修会利用全国劳动模范知名度大的优势,主动录制“防疫情,需警惕,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讲卫生,打喷嚏,捂口鼻,喷嚏后,慎揉眼,有症状,早就医,不传谣,不恐慌”的48字防疫顺口溜,并通过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媒介传播,给群众普及防投知识的同时,做了正面引导,深受当地群众赞许。

  地处叙永南面山区的摩尼镇海拔1200多米,晚上气温较低,疫情防控卡点值班值守人员非常辛苦。连日来,李修会先后到摩尼镇的17个疫情防控卡口慰问值班值守人员,为他们送去牛奶,饼干、面包等慰问礼物。李修会表示,她还将继续坚持对一线执勤人员的慰问,直至疫情全面结束。

  发倡议 山区学校心系疫区

  自疫情发生以来,李修会心系武汉疫区同胞。2月12日,在李修会的带领下,一封《新苗携手,情系疫区--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学校党支部向湖北疫区爱心募捐倡议书》在新苗实验学校微信群传播开来。

  “有国才有家,国家富强,人民才幸福。此时,国家处于疫情危难之际,新苗实验学校党支部向全校教职员工、家长和学生发起倡议:在自愿的前提下向疫区人民献出一份爱心,伸出援助之手。用实际行动体现你对祖国的大爱。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老师,我捐50元。”五年级一班杨曹英给老师说,这是我的零花钱,捐给疫区的孩子。“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了要当科学家,阻止病毒发生。”

  10元、20元、100元……1000元,在各个班级、学校的微信群中,一个个红包发来,没有华丽的语言,一份份爱心在聚集,让李修会十分感动。“没想到老师、家长、学生们这么踊跃,在5天筹集了17万多善款。”最后,李修会用党费形式将善款补齐到18万元,“寓意全国人民战胜困难后,把经济搞上去,一起发。”

  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学校,是该县第一所以留守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寄宿制民办学校。34年前,才参加工作的李修会回到家乡,看到很多孩子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上学困难,便自己筹资办第一期只有8名学生的幼儿园开始,到现在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共有1700余师生的“全国百强”学校,学生90%都是留守儿童。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学校一路走来,全靠当地党务政府和社会的爱心人士支持与帮助,所以学校十分注重爱国、感恩教育。”李修会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病毒无情,爱心无价。我们只想尽力做点什么,只希望早日战胜疫情,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并向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以敬意。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党支部发起倡议带头捐款,充分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模范作用。”李修会介绍,同时全校师生也用实际行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对孩子的教育也有积极作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