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春节,无论人在天涯海角,总要回家陪父母吃顿年夜饭。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人春节返乡过年的方式也从原来的乘火车、大巴,改为自驾回家。然而,高高兴兴回家,却因村道错车难、行车难而心里“添堵”,还有人刚买的新车就被擦挂,甚至发生严重车祸导致死伤。 村道一到春节就堵车,究其原因,除了交通陋习,再就是车流激增使本就不宽的村道更显狭窄。而“村堵”现象越来越普遍,已引起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开始积极行动,尝试多种办法解决。 凯迪拉克1.91米+别克凯越1.725米>旧村道3.5米 事故 凯迪拉克被擦挂损失数千元 丰田村道转弯冲下路基致一人死亡 成都律师王仁根是珙县恒丰乡上洛村人,自从有车后,每年春节都会驾车回家过年,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春节他有点郁闷,因为他的座驾凯迪拉克SRX在村道上被擦挂两次,车损超过5000元。 “我一直跟着导航走,出高速公路时已是深夜,被导航带到了一个村道上。”王仁根回忆,村道弯度极大,路面狭窄,他行驶异常小心。然而,他还是听到了异响,下车察看,车身与护栏发生擦挂。只能自认倒霉,叹口气又继续往家赶。 没想到,第二次更严重的村道擦挂事故等着他的凯迪拉克——这辆价格高达50余万元的豪车。大年初一下午,王仁根和父母等一起到珙县孝儿镇张德村的表姐家做客。晚8时许,山村已经黑透,正和表姐一家喝酒的王仁根突然听到屋外村道上传来尖锐的金属剐蹭声响。“糟了!”王仁根暗叫一声,跑出来一看,一辆成都牌照的别克与自己的凯迪拉克蹭到了一块,凯迪拉克右侧车身被挂出深深的凹痕。 王仁根告诉记者,自己的爱车从未这样被“伤害”过,这让他很心痛。“拍照给4S店,说至少要3000余元才能修好,肇事车驾驶员报了保险。”正月初五他就开车返回,准备在成都修车。 王仁根认为发生擦挂与村道太窄有关。他的车宽1.91米,涉事的别克凯越(老款)宽1.725米,而村道宽3.5米,错车都很困难。 就在王仁根的豪车被剐蹭的第二天即大年初二,与上洛村接壤的林里村,一辆尚未来得及上车牌的丰田七座汽车,在距家50米左右的村道转弯时,失控冲出3.5米宽的路基,导致驾驶员父亲死亡。当地村民也认为,这起悲剧跟村道狭窄有一定关系。“路宽点、有护栏,汽车就不会掉下去。”村民吴杰告诉记者。 现象 春节返乡车流量猛增 “村堵”现象全国普遍 据王仁根介绍,他老家所在的恒丰乡及周边乡镇,因为地理条件艰苦,年轻人大多出外谋生。近年来,在外工作、打工的当地村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买了车。“村道也多有硬化,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但是设计是按平常的汽车通行量来做的,每年春节大家都开车回来,就堵得不行。”王仁根说,他的遭遇具有普遍性。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川内不少市州的乡镇都发现,最近几年,由于不少年轻人挣钱后都买了轿车,春节回家,也由以前乘坐大巴、火车改为自驾。 受此影响,春节前后尤其是春节长假一周,农村的车流量猛增,国省干道、县乡道尤其是一些村道上出现大量车辆,不少路段排行的车辆长达数公里。如遇交通事故或错车困难,拥堵现象更严重,有时一堵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 事实上,“村堵”现象并非四川才有,据国内不少媒体报道,近年来,“村堵”现象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比较突出,成为困扰农村的新问题。 堵 堵点在哪里? 路况 路面3~3.5米 村道窄车多易堵 不少返乡的车主都提到,春节期间村道拥堵的主要原因是路太窄,车多了便容易堵。 记者走访发现,农村不少村道都是3.5米宽,有些十多年前修建的村道甚至只有3米。而不少家用轿车的宽度都在1.6~1.8米,有的甚至更宽。 资中县马鞍镇楠木岩村,当地的不少村道都是2008年修建的,水泥路面宽度仅3米,最宽的也不过3.5米。“按这宽度,大一点的车错车都困难,过得了也要技术好。只能找岔路口和一些路边院坝错车。”当地村民说。 人为 占道、乱停车、弯道不减速 交通陋习加重堵车 “导致‘村堵’有很多原因,道路狭窄只是其中之一。”原公安部特教教官、四川警察学院客座副教授、宜宾交警专职教官王燕说,近年来村道很容易出交通事故,这就警示驾驶员尤其需要把控好车辆,真正做到安全、文明驾驶。 王燕说,交警部门早已注意到了“村堵”现象,并做了很多安全警示工作,如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交通节点增加警力执守,但仍然无法杜绝“村堵”。“主要有占道、弯道速度过快、山区道路驾驶经验不足等问题。” 作为机动车特技教官,王燕对安全驾驶机动车有着深入研究。他指出,春节回来过年的驾驶员,很多都是在外地取得驾驶证,学习时间、驾车时间短暂,根本没有在山区村道上驾驶机动车的能力和经验。“他们平时都生活、工作在城镇,主要在城镇较为宽阔、平顺的道路上行车,对驾驶技术的要求远比山区道路低。”王燕认为,这些驾驶员回到山区,把控车辆的习惯仍然是城镇道路的习惯,“用老习惯处理新问题,难免出事。” “山区老乡习惯于用电瓶车代步,但他们的电瓶车,甚至连车灯都没有,借着月光、星光上路。平时村道上机动车少,他们也不习惯用喇叭、灯光。”王燕说,机动车驾驶员在陡坡、变道等视线不明的道路上行驶一定要减速,观察路上有无行人、非机动车等。 根据王燕多年来的观察,部分驾驶员把一些不好的驾驶习惯也带回了乡下。“随意停车,速度较快,弯道不减速,违规占道等等。”王燕说,现在有些年轻人,“总感觉到了我的老家,路就是我自己家的,想咋开就咋开。其实村道仍然是公共属性,是大家共有的道路,必须遵守法规。” 王燕说,在山区开车,无论是老司机还是新手,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白天多鸣喇叭,注意观察;夜间多用灯光,远近灯光变换使用,提示对面来车注意。”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即使在狭窄的村道上,也可把拥堵和事故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