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嫂自诉:老百姓心中的英雄民警 常年生活在“朋友圈”的丈夫

2017-03-14 20:12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宜宾3月14日讯(任璐瑶)杨轶琳是屏山县中医院的一名年轻的药剂师。同时,她也是一位警嫂。31岁的她与丈夫育有一女儿,5岁了。平日里出去玩,大家伙儿总见她一个人带着女儿,不见丈夫,怎么了?每逢问起,她也只是笑笑说:“我和丈夫的故事,都在朋友圈。”

女人的依靠

“2017年3月5日凌晨4时29分,都说,男人的累是女人的依靠,可有一种男人,既很累,又不能成为女人的依靠,这个男人,肯定是一名警察。”

杨轶琳回忆:这是与孩子分床睡的第四天了,他在派出所值班,他是一名警察。你知道孩子分床有多痛苦吗?差不多一个小时就要醒一次,哭闹一次。这几天睡眠真的很不好,第二天还得上班,孩子也病了,一直咳嗽,差不多凌晨4点才睡着。我感觉整个人都快崩溃了,心里挺埋怨他,需要他的时候总不在身边。但又想着他还在值班,指不定这个点还在哪儿出勤呢。想着他每天面对的事情都是些比较消极的,时间又紧张,承受着心理、身体的双重压力,又不忍心责备,只能在朋友圈轻轻感叹。我们都不是本地人,任何事情都必须自己亲力亲为,特别是在照顾孩子这事上。

记得有一次孩子刚上幼儿园,有天下午,我们俩都要开会,他为了赶时间,把孩子接出来直接关警车里了,后来幸好被他所里的一个同事看见了,把孩子给放出来,买了点吃的留在所里照看。每每想起这些,眼泪就忍不住……

新年的“大礼”

“2017年1月27日21时06分,好几年没跟父母一起过除夕了。谢谢我的爱人,一晚上把我和女儿送回来,还赶回去上班,辛苦你了。”

杨轶琳轻轻笑道:今年过年网络上流传着一个笑话,让大家猜警察过年送老婆什么“大礼”?答案是:送她回娘家。其实,这不是笑话,正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我的老家在重庆涪陵,每年除夕夜,几乎都是我和女儿独自在家过,因为除夕晚上他都要执勤。今年,他过年又值班,初四才能休假,因为心里觉得愧疚,他决定腊月二十九晚上送我和孩子回娘家。当晚我们赶回涪陵,他匆匆吃了些热饭,稍作休息又赶紧往屏山赶。他说,因为除夕要值班,必须赶在上班前接班,前面的同事才能正常下班。一晚上,一个人,都在高速公路上了。想想这八百多公里的路程,真的觉得心痛。

不忘初心

“看着眼前的荣誉证书,有点时候,真的应该理解男人的那一份坚持;生活压力大,但也不忘初心……”

杨轶琳说:那天,女儿在学校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证书。因为我们家的证书都是放在一个抽屉的,所以我干脆拿出来整理。这些证书全是他的。一个一个翻看着他的证书,再想想之前几次建议他辞职而他的推脱,很是感慨。记得以前读书时,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记得好多男孩子都回答说想做一名警察。那个时候,我们都很敬畏警察,他或许也有一些情愫在里面。虽然辛苦,工资不算高,工作压力大,可我觉得他爱着这份职业,偶尔的抱怨,不过是因为太累,有些喘不过气了吧。

这位妻子口中的“他”,老百姓们都认识——屏山镇派出所民警李小强。他可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2013年5月,李小强在抓捕涉嫌盗窃摩托车的犯罪嫌疑人时,冲锋在前、英勇果敢,身中四刀仍强忍剧痛勇擒歹徒,导致左大臂肌肉断裂、小动脉破裂和右前臂两处开放性伤口,这曾牵动着无数百姓的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的身影仿佛逐渐在淡去,出现在大伙儿身边的,只是那个为公安工作倾尽了心,卯足了劲儿,恪尽职守的民警李小强,那个总在妻子“朋友圈”出现的丈夫李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