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四川新闻网首页 正文
【撸起袖子加油干】恩阳区尖山村:35户贫困户卯足劲 比赛“摘穷帽”
http://www.newssc.org 】 【 2017-03-03 18:39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推荐阅读

  四川新闻网巴中3月3日讯(黎大金)“现在,要看谁家的种养产业搞得好、效益高,看谁家的‘穷帽’摘得快、笑得欢。”……3月1日,记者在距离恩阳城40多公里的贫困村——下八庙镇尖山村采访时,这样的话在村民间广为流传。借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东风,该村精准识别出的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卯着劲儿相互“比赛”着“摘穷帽”,偏远的山村不时飘来欢乐的笑语声。

  发展产业 脱贫路明

  35户贫困户都有脱贫计划书

  站在三月里的尖山村,远远望出去,蓝天下远山连绵,阵阵鸟鸣打破乡村的宁静,新翻耕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让人情不自禁感叹:“这里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尖山村有272户村民,目前还有35户贫困户。2014年该村被确定为下八庙镇的精准脱贫贫困村。走在村子里,“脱贫摘帽 不等不靠”等字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围绕着扶贫话题,记者与尖山村支部书记马仁成摆起了龙门阵。他告诉记者,自2015年精准识别“回头看”识别出贫困户后,就为每一户贫困户一对一制订了帮扶计划,有针对性地为他们选择了适宜发展的种植业和养殖业:2社的贫困户刘大强,申请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解决安全住房问题,发展养殖业,年育肥猪12头、仔猪10头;3社李建军有创业激情,帮助申请小额贷款和扶贫周转金发展土鸡养殖……

  记者了解到,尖山村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计划发展优质蜜柚400亩,林下套种蔬菜、牧草400亩,发展水稻150亩,油菜300亩,辐射带动全村产业发展。

  “今后我们还要发展‘1+N’产业,通过引业主、建合作社、搞家庭农场等,多条腿走路,帮助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马仁成说告诉记者。

  强基固本 脱贫路实

  生产生活条件得改善

  “产业路通畅后,我家的脱贫致富路也通了!”发展土鸡养殖的李建军兴奋地告诉记者,路通了,他喂养的2300多只土鸡就算下雨也能拉出去卖了,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左右,摘掉“穷帽子”绝对不是问题。

  “实施精准脱贫,我们老百姓是真的得实惠了哟!”谈起村里这几个月的变化,建卡贫困户刘大强高兴不已。他说:“以前喂猪最让人焦心的就是卖不出好价钱,因为路烂无人进村来收购,要请人抬老远去卖,除了本钱、运费根本挣不到钱。现在卖肥猪一点不费力,都是那些生意人上门收购,不用自己跑路了。”他告诉记者,他家今年自产自养,喂了20多头猪,按现在的行情,脱贫致富的愿望今年一定能实现。

  “只要基础设施脱了‘贫’,产业发展的步伐就更快。”马仁成告诉记者,村里还有贫困人口35户127人,今年要全面实现脱贫,时间紧、担子重,只有靠基础设施先行,才能有力促进产业发展,真正实现农民增收。

  据了解,今年,尖山村积极整合资源,坚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有力促进了尖山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村已硬化产业路3公里,实施的2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预计将在5月份全部搬入新居。此外,该村还实施了天然气、安装了管网自来水、产业基地建设等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在村里安装垃圾箱、健身设施等,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造血”扶贫 脱贫路宽

  村民摘“帽”有信心

  “由于我前几年在江苏务工受了点伤,无法干重活,老婆又常年生病。”李建军告诉记者,家里长期入不敷出,因为治病还欠有外债。“但现在,我有了脱贫的信心。去年,在得知我有发展土鸡养殖的想法后,村社干部积极为我争取了扶贫周转资金2万元和小额信贷5万元,支持我发展产业。上面引路,下面靠自己,我们一家一定加倍努力,争取早日脱贫,过上好生活。”

  “今年,我们已经和福建漳州业主达成初步意向,规模化发展三红柚,并在果树中间套种蔬菜和牧草。”马仁成介绍,产业发展起来后,贫困户还可以在产业园务工,每人每天至少能挣60元,贫困户离“摘帽”的路就更宽了。

  “我们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带动模式,让尖山村贫困户被带富、带强、带大,不断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马仁成告诉记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快脱贫攻坚,就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方向。发展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是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脱贫致富的第一引擎。”下八庙镇镇长杨青松介绍,从“输血”到“造血”,从解决温饱到引导发展,自实施精准脱贫以来,尖山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素质日益提升,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贫困人口正逐步减少。“今年尖山村将实现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杨青松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本网编辑
点击进入四川新闻网爆料微博 四川发布网站 微博 转麻辣微博
广告部:[028]85178292 新闻采访中心:[028] 85171608 85156783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