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石棉黄果柑2017年预产5.3万吨

2017-03-01 16:30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黄果柑

四川新闻网雅安3月1日讯(县农业局 图/文)3月的春天,石棉黄果柑即将迎来丰收季,3月10日,石棉县第六届黄果柑节也即将盛大开幕。黄果柑作为石棉县特有的特产水果,因其脆嫩多汁的口感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现如今,黄果柑在石棉县得到大规模的种植和发展,黄果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黄果柑在石棉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2017年,石棉黄果柑预产5.3万吨。

 黄果柑俗称青果,原产于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的世界著名生态区——贡嘎山下大渡河中游的石棉县,有近300年的种植历史。黄果柑是桔和橙的天然杂交自然形成,具备桔和橙的优良特性,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柑品种,石棉全县主要在海拔780-1200米范围内种植。果实纯天然,具有花果同树,极晚熟,丰产、皮薄,无核、甜酸适度,易剥皮分瓣,肉质细嫩,化渣多汁,维生素A、C含量丰富的特点。石棉黄果柑成功注册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证明商标》,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石棉黄果柑“中华名果”称号。

黄果柑 黄刚拍摄

 石棉全县成片种植黄果柑有30多年历史,从2007年开始规模发展,目前,安顺、先锋、蟹螺、新民、挖角、新棉镇、廻隆、擦罗、永和、迎政、宰羊、美罗、丰乐13个乡镇种植,规模达到4万亩,2017年预测产量5.3万吨(种植面积及产量、品质全国第一)。近年石棉县通过与中国柑橘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完善生产技术规程,推行标准化栽培管理,已建成万亩亿元示范区,全县已成立了黄果柑专业合作社42个,组建联合社2个,龙头企业6家,建13个黄果柑分级洗选场(其中宰羊乡6个,迎政乡1个,新棉镇2个,新民乡3个,美罗1个),2塑框厂个(其中新民在建1个)。产业发展严格实行种苗、技术、投入品、包装、品牌、销售“六统一”,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发展模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1350亩黄果柑基地申报创建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3.5万亩申报创建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黄果柑

 近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黄果柑产业发展,从2011年开始连续6年举办黄果柑节,并在国家央视、网络、报刊等主流媒体宣传。2015年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互联网+扶贫”合作,2016年3月9日在北京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善品公社首品—石棉黄果柑“有滋有味,柑谢有您”上市新闻发布会,并发挥中国扶贫基金会旗下善品公社运营体系作用,以6.9—7.2元/斤的终端售价,通过善品公社微商城、苏宁易购等平台实现交易额128.87万元,形成遍布全国的近3万个有效消费者数据。带动本地果农、创业青年、客商也开网店、微店销售石棉黄果柑。通过多渠道宣传石棉黄果柑,知名度得到大幅提高,有效拓宽了果品销售市场,除本省范围内销售外,还销往北京、上海、辽宁、吉林、武汉等20多个省,出口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深受消费者青睐。从2014年1月组建联合社以来,黄果柑销售主要以联合社牵头与客商对接、提供服务,销售实现产地分级洗选、包装销售,近年产地商品果统货销售价格1-2.8元/斤,均价1.8元/斤左右。“石棉黄果柑” 成功注册为省级著名商标,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6.25亿元人民币。中国好水果·水果导航团队举行 “2016年度十大水果新秀”社会关注度排行榜发会,石棉黄果柑有幸荣获第四名。

 石棉县交通便利,京昆高速公路、108国道和省道217线(泸-石公路)穿越全境,黄果柑种植区域均通公路,有利于黄果柑水果的运输。 

黄果柑主要生物学特性:黄果柑树势强旺,树冠高大,半开张,枝粗状,近无刺,叶梭形,长7.8㎝,宽3.6㎝。果实长卵圆形,果顶部微凹果蒂突或微突,油胞点大,有光泽,果皮脆,平均厚度0.3㎝,易分瓣,中心柱较大,单果均重180克左右,果面橙色或橙红色,洼点多,略粗糙,皮较厚,包着松,易剥离,7-10瓣,肉质脆嫩多汁,甜酸爽口,较化渣,种子少(净作基本无),多胚,品质中上,耐贮运,极丰产。黄果柑在石棉县2月下旬萌芽,3月份抽发春梢,4月上旬盛花,5月份果实速长,10月份果实开始着色,翌年2—3月份果色变为橙红色采收,自然越冬不落果,成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到达11-14%。黄果柑主要以春、秋梢或二次抽发的有叶花序枝和无叶单花枝结果为主,能成串结果。栽植密度为4×4m,黄果柑嫁接幼苗定植,第三年就可试花,第四年株产平均可达7㎏左右,第五年株产30㎏左右, 8年生以上的大树株产均在50—80㎏,产量极高,亩产量可达3000-5000㎏。